位于阿伦斯郝帕的卢卡斯艺术家之屋。
近来,越来越多有关“什么是艺术”“艺术市场是如何运作的”等问题的图书在德国出版,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艺术市场的关心。而德国对资助艺术家一直也非常重视,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时代也毫不吝啬——2010财年,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在政府缩减开支的大环境下仍获得了3500万欧元的预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对艺术家的资助项目,无疑为解决当下人们普遍关心的艺术家创作面临的困难状况提供了很大帮助。
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艺术家之屋”是一个很受青睐的项目。“艺术家之屋”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场地,可以让受资助者至少在某段时间内摆脱日常的烦恼和经济上的忧虑,潜心于各自的艺术创作项目。与此同时,同其他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的朝夕相处还可使受资助者开阔眼界。同样,1963年由福特基金会创建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艺术家在柏林”项目,现在也早已根植于德国艺术家资助的沃土中。每年约有20名男女艺术家应邀来到德国首都柏林。在这里,至今仍存有东、西德分隔痕迹的地方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发源地。
在诸如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之类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旅行在自我发现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家们远离家乡,在与志同道合者的心灵倾慕与碰撞中寻找真实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在书中,大自然被描绘成静观和冥想的场所,而城市则往往被描绘成脱离正业的危险歧途。1971年在沃普韦斯德艺术家村建立的艺术家工作室和有近100年历史的阿伦斯郝帕卢卡斯艺术家之屋正是把人带到乡村,让人在田野风光中回想起这些古老的传统。
卢卡斯艺术家之屋负责人格林德·克鲁伊茨堡女士(Gerlinde Creutzburg)说:“我们资助来自波罗的海地区和北欧国家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向他们提供一个临时的居所,这不仅对艺术家来说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对于每月应邀前来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和创作室的艺术爱好者来讲也是一种有益的体验,而我们的艺术家之屋也因此多了一点遐想和愿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艺术家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我们的愿景是今后能继续有足够的资金资助艺术家的创作。我个人的愿望是少一点官僚,多一点来自文化官员的信任。”当谈及对获资助者的所在地限制的原因时,格林德·克鲁伊茨堡回答说:“与其他艺术家之屋相比,我们这种特有的做法是有意义的。因为作为位于联邦德国东北边的一个州,这是我们已经保持了很久的传统。我们也有亚洲裔的获资助者,但必须得在上述地区生活过。”
虽然繁华多彩的大都市吸引着艺术家们的目光,但另一方面,艺术家们也在探索“回归自然”,以便能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来自柏林的艺术家乌特·路德维希(Ute Ludwig)于2009年冬天在阿伦斯郝帕的卢卡斯艺术家之屋工作过。她一边展示着她在那里拍摄的风景照片,一边说:“与波罗的海和浅海风景的近距离接触对我来讲是一种特有的体验,特别是当我发现了自然形态与艺术之间的相通性,例如雪中的小草和我所创作的影像线条之间的相通性时。我在那儿拍了一系列的照片,并将其在我的影像画中制作成更新更简洁的形状。9个月后,这些在阿伦斯郝帕拍的照片还一直为我所用。此外,还有一点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通过资助所带给我的非常有价值的经历。”
关于“艺术家在柏林”项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画廊负责人亚莉安娜·拜恩女士(Ariane Beyn)表示:“除了其他领域的艺术家,我们每年还特别邀请6位造型艺术家来柏林工作学习一年。如果理想的话,将来还会诞生其他地方难以实现的艺术项目。”“受资助者要经过每年更换的国际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欧国家一直是筛选的重点,但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越来越重视挑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我们不设国家名额限制,也没有年龄限制,艺术家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在潜力和艺术家是否能通过在柏林的逗留获得艺术创作上的益处,是我们筛选受资助者的主要依据。”在“艺术家在柏林”项目的受资助者名单中,包括多位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家和文学家,例如诗人翟永明(2000年)、舒婷(1996年)、多多(1994年)、顾城(1992年)、杨炼(1991年) 和北岛(1989年)及艺术家夫妇秦玉芬和朱金石(1988年)。最近一位是来自中国的造型艺术家徐坦,他于2005年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画廊举办了他的第一个欧洲个人展。
2009年秋,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与柏林世界文化宫一起,发起了一个名为“文化及可持续”的倡议活动。该活动以“生活艺术”为主题,探讨了文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导经济和社会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转变的问题,并向公众寻求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据介绍,这个项目是真的要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而不只是为了向社会表示一种姿态。为此,联邦文化基金会从目前到2012年之间为该项目出资350万欧元。2010年9月,评审团在该项目的855位竞选者中筛选出了18名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这些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美好的想象,提出了包括可以进行水处理并承担社会互动和信息平台功能的移动竹筏、人与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