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辉
编者按:
2022年8月20日下午,由中国网艺术中国和艺文力公司联合主办的艺术赋能乡村文旅: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论坛在贵州黔东南两湖会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顶级院校的专家学者,汇聚榕江县两湖会馆,以“大地之书,不止于蓝: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为案例,围绕“艺术赋能乡村文旅”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论坛为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从乡村文化价值、乡村节庆、非遗文化、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人才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崭新的思路。
本文为艺术设计策展人、评论家、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曾辉在论坛上的发言实录,经作者本人审校。
今天借这个话题来与大家沟通一个想法,实际上这也是我一直在说的一件事。我们现在无论是推动非遗,还是推动传统工艺,我们应该把传统的文化体系作为当代文化的宝库。
现在一说传统文化,很多人都是拿着从清代及之后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导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一个相对狭隘的程度。当我们从汉唐宋时代去看,中国文化就是多变和不断迭代更新的。当代,我们在传承文化的时候,也必然会有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
这几年我连续担任文旅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大展的策展人,但我把名字改了一下,改成“设计展”。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传统工艺、非遗都是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我们过去经常讲“天人合一”,但我们在很多时候恰恰忽视了“天人合一”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敬天爱人”,即如何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而不是人定胜天,破坏自然。
今天,如何爱自己爱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社会倡导的终极发展方向就是美好生活。那什么是美好生活?简而言之就是有美学的生活,高品质、健康、安全、可持续的生活,这是人人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
如何从美学角度出发建立这样一个美好生活体系?哪些是美好的东西?哪些是能够被称为美的东西?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就在说这个问题。所有的文化之道、天下之大道实际上都归于日用——就是我们生活体系。关于生活体系的美学观,国际上也有人在用不同的说法讨论,像博伊斯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尽管我们自己也经常争论。如何把生活变得有艺术,把艺术变得生活化,这是大家的共识。
像宋代的美,它不是一种浅薄的美,是一种内在的、内敛的、含蓄雅致的美。宋代美学一直被称为中国美学的高峰,确实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没活在宋代,但看到宋代的东西时就会感觉不一样。
我们看到的明式家具的美,实际上是明代以律法来制约的,用禁止奢侈的方式迫使人们的日用变得简约,而能用本身恰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包豪斯当时谈功能主义也是这个思想。当然,能用之外是要如何用得好,用得舒适,更符合我们的审美观,而不是雕龙画凤。所以我一直不认同拿着繁复的工艺品到春晚上说这是国宝,我上次还跟单院长说过这只能叫技术国宝,工匠在御窑中拿它做实验,尝试了十几种装饰,用了十几种釉料,这样的瓷器繁冗之极。而在当代,此类堆砌累加的审美却经常被称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典范。如果这样一种典范成为未来中国美学的走向,会把我们带偏的。
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用美育代宗教”,为什么不用美育来代别的,代财富、代实业、代其他,而是代宗教?因为他希望中国人要有一种生活的信仰。美如何作为我们的信仰?大家不要把“美”狭隘地理解为视觉的或者形式的美。美术这个概念早期是比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还要大的概念,后来把它归类于造型艺术,把视觉艺术称为美术,但实际上原来的美术是大于艺术的,这样一种美的观念,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之美,是我们的生活之美。
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先生张光宇是大闹天宫原型的设计者,1934年他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广告设计公司——实用美术社。他设计了中央工艺美院的四个图标:衣、食、住、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校,用衣食住行作为宗旨,意思是我们的艺术、设计,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当时我还在中央工艺美院史论系就读,能接触到一些老先生,这些老先生是真正学贯中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继承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为民生服务。后来的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博览会,庞薰琹先生做的工艺美术大展,到1958年中央工艺美院院刊《装饰》杂志封面上,张仃先生设计的龙船顶飘扬着衣食住行4个图标……这种思想其实是百年以来一直在传承的。我最近在写中国手工设计的百年史有个感想,就是不要认为很多东西只是我们当代提出来的,百年前,很多思想就已经在流传了。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庞薰琹先生曾提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对于“装饰”的概念,这个“装”不是装样子,装饰门面,而是什么呢?藏也,是往里装入内容;饰,文采也,恰到好处是最好的。现在很多传统工艺大师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我的技艺越繁复越好,不知道什么叫点到为止。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说明审美不自信。
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都面临着对于美学理解的问题。如果把宋代的一把剪刀送去评当代国际的设计大奖,绝对是要拿金奖的,这样的设计美学已经超越简单的认知了。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们将会在全世界各地不间断地来推荐像这样的东方手作之美。
早期包豪斯其实在陶瓷和工艺体系方面也在做尝试,做结合,在工艺体系中仍然有它的思想,不是像我们理解的只在工业机械化体系中有思考。
另外,传统工艺和乡村振兴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把一切都做到最满,而是要留出缺口,留出空白。中国人最善于讲“计白当黑”,但现在动不动就要改造一个,恨不得把所有地方都改造完,把钱花完了才叫到位。
像现在所在的榕江,几乎90%以上的区域都保留着原生态,我们的艺术作品只是作为点缀,就像方老师讲的“针灸式”的。一个小的艺术装置只是植入到乡村,就可能唤醒人们对于乡村美学的新认知。自然的美也是这样,要善于运用它的“缺陷”,比如野葡萄藤就是不规则的,没必要特意编成规则的,而这种不规则恰恰带来了其他材料、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美。
就像靛蓝染会褪色,我一直认为褪色是一种时间的美学,我们不能说要研究怎么让它一辈子固色,怎么用工业方式解决固色的问题,它应该有褪色的痕迹,应该保留时间美。就与我们的乡村一样,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美。
这样的理解在当代已经越来越多,不光是我们,像东南亚很多国家已经在公共艺术体系里运用上了传统工艺,我希望我们在乡村建设中也应该善用这样的内容。比如古人的朱墙木石,这是绘画语言达不到的美学成就,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再举个例子,像我们的陶瓷如何远洋运输?古人的方法是,在陶瓷的缝隙中装入冬麦的种子让它生长,用植物来保护瓷器在远途运输中不至于破损,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工业化的包装,也没有集装箱。这种智慧是让东方文明能够走向世界的核心。
我们现在倡导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只是简单的精益求精,刻苦耐劳。一个真正优秀的工匠的思想是什么样子的?要善用自然中的任何一块材料,不浪费任何一块自然的东西。砍一棵树,不是说切割出木方块以后,其他东西都当做垃圾处理掉了。我曾在日本遇到一位87岁的国宝级大师,他坐在工坊的角落里,拿着一根树杈想要刻出一把小勺子,尝试用自然的形态保留住自然的美。这和乡村如何更好地保留自然美的道理是一样的,汉斯·瓦格纳做的中国椅就体现了东方设计美学,同样也成为世界范围内当代设计的重要作品,所以不是说中国的东西就一定是传统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当代如何使文化的消费、美学的消费、设计的消费成为我们未来的导向。我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还有“物以载道”的“道”,买的是美学,买的是创意,买的是文化,买的是艺术,买的是设计。这次来到榕江,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这次的“大地之书”确实是写在大地上的书,把融合式的、生长型的建设方式,以及针灸式的模式在乡村里做了一个实验。我认为这种实验的价值有利于榕江、黔东南、贵州、整个西南、甚至整个中国寻找到一个样板。我们如何保留住原来的肌理,保留住原生的风貌?总而言之,就是要让文化介入,不是泛泛地去谈文化,而是把文化转化成生活之道,转化成艺术之道,设计之道,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曾辉)
作者简介
曾辉,艺术设计策展人、评论家、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1年起留校任教、任《设计》杂志执行编辑。曾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景观规划实施处处长、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委员会专家、百花洲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专家库成员,文化部十二五、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北京设计学会监事长,中国设计权力榜学术委员会主席、筑巢奖评委会常务评委,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软装陈设分会副会长。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
曾获平山郁夫奖、获“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荣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2008年荣获北京市委、市政府、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中国包装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获中国广告设计风云榜最具影响力平面设计师奖。主持设计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荣获2012香港印制大奖优异奖和2013中华印制大奖全场大奖。2016年获得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曾主持策划设计中国一汽、伊利集团、中信公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百余项品牌形象、活动推广、策划设计和城市形象景观设计推广策划项目。参与历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组织。水墨画作参加历届中国水墨计艺术展。策展“光宇风格”张光宇设计展、张光宇漫画展,“手作之美”设计展、半个世纪画迹展、“水墨中国”中俄青年当代艺术展、上海艺术设计展“手工之城”设计展、设计为民生“12间”设计展、今日美术馆“栖息”家居设计展、“观真”当代漆艺术展、“透明的美食”艺术展等艺术设计展。
出版《设计的故事》、《中国艺术美学散论》等书、编辑《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年鉴》,在装饰、美术观察等专业期刊和报刊上发表中国现代设计的理论导向、创意设计产业的设计管理、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与公共艺术、现代手工设计等百余篇艺术设计论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