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展览

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及其文化观念变迁(十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0-03 23:19: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十三)

当然,仅仅通过一个展览是很难呈现“社会风景——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的丰富性与多样的。但着眼于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对“社会风景”现象的梳理与探讨,尤其是理论上的研究仍具有建设性。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画的改造”开始,在过去的60多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风景”在形式风格与艺术观念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60年代的“毛泽东的诗意山水”、70年代作为审美现代性的风景(“无名画会”)、80年代的“乡土风景”、作为文化现代性诉求的风景(“新潮美术”期间的创作)、90年代以来的后工业时代的风景、都市风景、消费化的景观,以及2000年以来出现的“社会主义经验的风景”、“景观化的风景”、“从传统中寻求形式与风格转化的风景”,等等。在这些诸多的现象中,即便“社会风景”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但“风景”的边界却在不断的向外延伸。当然,“社会风景”在形式风格、审美趣味方面的衍变,仍取决于不同文化话语的推动。譬如,“无名画会”所体现出的“美学前卫”正好是对“文革模式”的反叛,“新潮”期间出现的具有文化现代性诉求的风景,恰恰来源对现代性的焦虑,以及渴望本土文化的转型,而“社会主义经验的风景”则是中国艺术家对全球化语境的一种回应。不难发现,在中国当代架上领域,“社会风景”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现象,它不但形成了自身的表征系统,还对应着时代文化的变迁,其修辞方式与创作发展均有自身前行的轨迹。

“社会风景”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特的现象,还在于它体现了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艺术家重视现代的形式表达,但却无法将形式提升到现代主义的高度;虽然艺术家强调观念化的诉求,但无法将其发展成为纯粹的观念艺术。换言之,“社会风景”这一脉络的创作既不可能出现纯粹以审美现代性为追求的风景,也不可能出现观念化的风景,相反,“风景”只是表象,社会学叙事则永远隐藏其间。这也是中国与欧美现当代艺术最大的区别。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基于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分裂而发展过去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西方才能出现“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以及建立在“形式自律”之上的现代主义传统。但是,中国的当代绘画依托的是“整一的现代性”, 所以,艺术家的作品始终需要纳入社会学的叙事才能产生意义。

于是,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既然无法脱离社会学的叙事,也就意味着中国当代绘画将无法摆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追溯当代艺术的发展,对“文革”艺术模式的反拨实质是源于两个脉络,批判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下,它们也是当代绘画最为基本的创作方法论。虽然在“新潮”期间,现代主义的浪潮曾压倒了批判现实主义,但是,90年代初,以“新生代”和“玩世”为代表,在反“新潮”宏大叙事的思潮下,现实主义又重新占了上风。不过,此时的“玩世”所带来的是一种变异的现实主义。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不但没有削弱,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反而得以强化,因为只有“社会主义经验”才能充分的体现自身的文化身份。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中国的艺术家而言,作为视觉对象与艺术表达的“风景”始终是彰显主体价值的重要通道,而“社会风景”的意义恰恰在于揭示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认识自然、社会,如何通过“风景”来表达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症候以及个人的文化诉求的。

2012年3月30日第一稿,2014年9月10日修改、完善于望京东园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