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30周年 > 系友回忆录

张昭:同窗之情,手足之谊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7 14:38:0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张昭

【简介】张昭,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后留学英国,致力于博物馆管理方面的研究,曾工作于今日美术馆,现居德国慕尼黑。

  

问:进入史论系学习的四年里,觉得史论系的什么最有特色?

答:我认为除了日常的学习以外,我们每年暑假都有小学期实习,无论是去相关艺术机构工作还是去田野采风都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实践和锻炼。 

问:对于当年的同学和老师,您现在还有哪些特别深刻的记忆?

答:目前同学里面联系比较多的是张杰。因为我自己也一直在学习与博物馆、文化遗产管理有关的内容,所以留学期间也经常和张杰就博物馆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我第二个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是比较研究中国博物馆和英国博物馆里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其中,对于中国公立博物馆个案研究,我选择的就是首都博物馆,当时得到了张杰的很大帮助,为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老师里面,我记得陈瑞林老师是我的中国美术史启蒙老师;李永存老师在教我们大一素描、色彩时对我们的任意涂鸦表现得十分宽容;张夫也老师有惊人的模仿能力,有时候模仿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让我们觉得被那个人的灵魂附体了。张老师对我们都非常和蔼,回想起来当穷学生的时候没少吃过张老师的饭;陈岸瑛老师对学术高度严谨,我记得当时我们刚上大三,有一天陈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摞资料,全英文的海德格尔或是黑格尔理论!只听陈老师说:“请大家回去参考。考虑到大家可能德语不是那么好,德文原版我就不发了。”我们全班同学全体傻眼了;没有上过张敢老师的课,但是大三暑假小学期实习时是张敢老师和李静杰老师带队,旅途中多有趣事;杭间和尚刚两位老师我觉得是又“爱”又“怕”。所谓的“怕”更多的是心中的一种敬畏。尚刚老师对于古代工艺美术的研究真的是功底深厚,当时我不敢轻易去问尚老师问题,因为总是担心自己的问题太粗浅而会被尚老师批评不够用心钻研。其实尚老师从来没有因为我们的问题太幼稚、简单而批评我们,但正是因为这份敬畏,所以我每次去问问题都格外多做些功课,这无疑是导师的魅力。杭间老师一直是像偶像一样存在于我的心里。当年在英国我美术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非常迷茫自己的前途和方向,是杭老师的指点让我继续在英国学习博物馆管理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这个专业真的非常适合我,也是我自己很喜欢和感兴趣的方向。后来我的工作也都与此相关,而且我非常喜欢我的美术馆工作。

  

99级史论答辩当日(张昭、陈平)

问:四年当中您最难忘的课或者活动能够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我想应该是小学期实习吧。首先兴奋于走出课堂,走出北京。第一次小学期实习是杭间老师带我们到乌镇做田野考察。第一次实地体验、分组研究,然后写论文。后来我们返校,还在学校做过一次演讲。其中我们组对于乌镇手工艺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章亦得到发表。第二次小学期实习我们从敦煌开始一路向东,一直走到西安,然后返京,一路上对于佛教美术的体验终生难忘。  

问:大致了解了一下,您目前从事的是艺术市场方面的工作,对于当前的艺术市场现状一定有您自己的见解吧,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另外对于还在读书的史论系师弟师妹,如果将来想要从事艺术市场方面的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答:我目前和我先生在德国慕尼黑生活。此前我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学术部工作。今日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非营利性的美术馆,主要关注的是当代艺术。虽然不算是“体制内”,但也不算是艺术市场的一部分。今日美术馆只做学术展,不参与艺术品买卖。也正是因为这份公益性,所以才能一方面每年保证做1到2个一线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与此同时还给予了青年艺术家以及在校大学生展示作品、表达心声的机会。对于艺术市场的经验真的没什么可以提供给大家分享的。  

问:在史论的学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答:虽然我现在不是在美术史研究方面从事工作,但是一直也没有离开和美术相关的行业。博物馆、美术馆管理会是我一直感兴趣的领域,并且会一直做和此有关的事情。  

问:您想对咱们史论系现在的学弟学妹说些什么呢?

答:珍惜4年的大学时光。毕业这么多年,我时常惋惜当年在学校里应该再多努力一些。每一位教授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是杰出的导师,如果当年能从他们那里再多学到一些该有多好。这里的学习我指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学习,还要学习的是导师们的学术思想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另外,和本系同级以及上下级的同学们建立友谊的同时,也要多和美术学院其他系同学建立好关系,多多联络。因为在今后的事业上长辈的提携固然重要,但是同窗之谊是无论如何无法被取代的一份感情。除非完全转行,不然的话就会发现今后自己的事业和这些同学的帮助分不开。  

问:您对咱们这一次的系庆有什么期待?

答:我非常遗憾这次系庆无法参加。之前的几次系庆也都因为我在国外没能出席。本来今年年初我收到学妹打来的电话邀请出席今年系庆,我非常期待,结果阴差阳错这次又赶不上了。无论如何我都期待在系庆之后我能收到这次的纪念册。希望今后无论以何种形式,都能为系里做贡献,以感谢当年各位老师的教导与栽培。

  

   (采访:曲维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