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30周年 > 系友回忆录

郭画晓:记我们在史论系的那些日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7 09:04:1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简介】郭画晓,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副研究员。

 

1983年夏,我走入了中央工艺美院史论系。记得报到后当晚就住在了学校的招待所,第二天被自己班上的两个男生接到了位于教学楼5楼的女生宿舍,那两个男生其中一个是邹文,另一个是谁,至今想不起来,很是遗憾。

我们83班是史论系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招生,当然我们就是史论系的第一批学生,很受学校的重视。没过多久,庞薰琹老先生就来看望我们,与我们座谈,还与我们合影留念,让我们倍受鼓舞。当时的系主任是奚静之先生,温文尔雅,给我们讲授西方美术史。班主任是陈瑞林先生,湖南人,说话带有浓厚的方言,让我们印象深刻。系秘书小袁老师,年轻漂亮,待人热情,对同学关爱有加。还有王家树先生、吴达志先生、尚老先生、田自秉先生等,都是德高望重的先生,都给予了我们谆谆教诲,使我们受益匪浅。在系的这些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了课本知识,系里还组织同学们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大家到各地参观学习,什么美术馆、农展馆、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天津泥人张等,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石窟等,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图一 1984年国庆节83班同学参加建国35周年天安门广场联欢

在系的四年间,我们的学生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1984年的国庆节,我们系的同学有幸参加了建国35周年的天安门广场国庆联欢,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展示出生命的辉煌。(图一)1986年的春节,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使同学们过上一个快乐祥和的新年,学校举办迎新年文艺演出。系里就组织同学排演话剧,85班的师弟、师妹们也加入了进来,并邀请“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杨立新老师来做指导。我是一个怯场的人,上舞台就紧张,更别说念台词了,因此,导演赵农同学就让我负责背景音乐的播放。每个同学都激情投入,全心身地演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为工艺美院的86年迎新年活动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表演。(图二)

图二 1986年为迎接春节班里同学与85班师弟师妹在杨立新老师指导下排演话剧
 

我们83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各异。但大家互相关照,亲如一家,让我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当然,几年的时间也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与谁谁谁闹出点小矛盾,也曾为一点小事哭鼻子、掉眼泪,但是四年朝夕相处还是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的家在外地,平日里只能吃学校的饭菜,大部分都是馍、菜、汤,时间久了就缺油水了。八十年代不像今天这样,国家的经济不发达,物质也不算丰富,一张北京学生月票2元,学校的一个菜才3毛,可想而知当时的国家经济是怎样的。学校发给同学的助学金16元,能够解决一下燃眉之急,每个月给我们发的一斤多粮票,也被我们拿到对面的副食品商店去换成了一斤鸡蛋,回到宿舍用“热得快”煮了吃(这是违规的,偷偷用的)。所以北京的同学像晓岩、杨阳、小雨、敏苏和英子就会经常让我到他们家里去吃个饭,包个饺子,改善一下生活。小雨心灵手巧,会做衣服,会经常带我去买些布料,裁剪出很时髦的衣服,穿在身上与众不同,颇具风采。如今想起这些,还挺让人心潮澎湃的。

图三 1987年毕业告别会师生合影留念
 

在校的四年很短暂,转眼就要毕业了。在毕业告别会上,师生合影留念(图三),许多同学都动情落泪了。尤其是小雨,激动地对我说:“与我一起笑的人也许会忘记,但是和我一起哭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我深深记住了这句话,更记住了她这个人。她呢,忘了我吗?想必不会的,因为没有谁能把自己的大学老师、同学给遗忘了。尽管身处各地,尽管多少年没有联系,但是却永远珍藏在了心中。

工艺美院,我的启蒙时代;我们的史论系,我的启蒙摇篮,我今生都无法忘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