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30周年 > 系友回忆录

吴明娣:守住史论系的根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27 10:16:1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近照

【简介】吴明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89届本科毕业生,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院科研副院长、艺术市场专业(本科)负责人,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问:请您谈谈当年在工艺美术学院的日子吧,有什么难忘的人和事吗?

答:首先值得一提的还是我们系里的老先生们,我觉得我们同学都会永远怀念的。从尚爱松先生、吴达志先生、王家树先生、田自秉先生、叶喆民先生到奚静之先生,每一个老先生都有些让人难忘、感动至深的事情。我觉得与我们85班感情最好的是吴达志先生,他曾经两次请我们全班同学到他家里做客。在当时,经济条件有限,老师请同学到家里做客是不多见的,所以很难得。两次在他家聚会,吴先生都热情地招待我们。89年毕业前的那次,他兴致很高,与我们班同学一同游圆明园,可惜拍的照片底片丢了。毕业十多年后,我和吴菁、胡鸿同学去看过他,很遗憾,他患上帕金森症,不认识我们了,但我们和他说是哪个系哪个班的学生,专门来看望他老人家,他还是很感动的,这也让我们很难忘。吴先生家住北大那边,每次坐公交车来上课,有一次冬天下大雪,天气很糟糕,我们在教室里等先生来上课,一直等到十点先生还没到,甚至有人先走了,觉得到这个时间点先生可能不会来了,但十点多的时候他还是出现在教室,身上还沾满了雪花,看到这一幕时,每个人都很感动。这样的先生着实很难得。另外每个老先生都很敬业,很负责。叶喆民先生最严厉,他教的是陶瓷史和书法史,上课是要收笔记的,每个人的都要收,一个人都不漏,并且仔细批改,我们笔记上缺少的部分他会补上,错误的地方会改正。

  

问:系里的老先生们确实让人难忘,之前叶喆民先生还来院里开办讲座,印象很是深刻,如此高龄的老人,依然神采矍铄,思维敏锐,让人心生敬畏。

答:是啊,叶老先生上课很严肃的,有上课走神的、打瞌睡的同学还会被赶出去呢,呵呵。那时候老先生普遍认真,他是格外认真!真是值得回忆。另外我们的班主任张夫也老师对我们也很好,那年我们班办了一个化妆舞会,他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拍了照片,还是彩照,那个时候彩照很少啊,那次最难忘的照片都是张老师拍的呢。我们留下的最多的集体照就是那次张老师给拍的,新颖的化妆舞会,还有彩照,你想,那时候很少有人能拥有好相机来拍彩照,对吧。这几件事情就是我最难忘的。

吴明娣旧照

 

  

问:那您觉得通过在史论系的学习,学到最多的是什么?

答:敬业。老先生的优秀品质是我最推崇的,至今仍然影响着我。这些老先生是我们根本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能得到老先生的教诲,是我们一生的幸事。所以真的应该对老先生的业绩着重记录,他们是史论系的见证者。很希望我们系能把工艺美术史的特色发扬光大,这些可能就得靠你们了。

尚先生有三句话我记得最深,一句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还有 “学问要让内行点头为算”“要让来者打此门前过”,要努力培养像尚先生说的那种人才。那年,我去医院看望病重的先生,他的枕边放着线装书,床边还有一堆书,其中有《书谱》,他又将这三句话重复了一遍,还带着徐州口音。这也算一种学术传统,希望你们知道。当我考上首师大中国美术史的博士,我很高兴的到他家禀告,先生就说了一句“不懂诗书画,研究中国美术史,免谈”,这让我记忆犹新,说得很对。尚先生有很重要的一门课叫“典籍举要”,讲得深入浅出,几乎就是把四十岁之前要读的书单都开给我们了,但是其实很少有人做到。

  

问:最后说说您对史论系新的期待吧。

答:希望新一辈人能守住史论系的根基,做到老先生期待的那样。实话说,我自己也很惭愧,没达到老先生期望的那样。希望现在学习西方教学方式的同时,守住史论系的根基,这才是最重要的。

   (采访:倪萍)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