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辉先生访谈记录】
时间:2013年12月6日
地点:歌华大厦13层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
被访者:曾辉,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访问者:李兆龑
访谈整理:李兆龑、刘恒、张丰婕、韩叶芃
院刊回首
李兆龑(以下简称“李”):我们了解到您在1991年到1993年期间曾经担任过院刊的编辑工作,我们现阶段也在做院刊的工作,想借此机会梳理出美院院刊的历史,请您介绍一下老院刊《光华路》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资金状况和大家的阅读反馈。希望您能够为我们做一下知识普及。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些资料吗?
曾辉(以下简称“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始终有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就是鼓励师生能够把自己在专业上和文化上的理解和思考表达出来。1987年我入校后,记得那时《光华路》曾是一种墙报,在教学楼走廊上把自己经过编辑的文章贴上去。1987年学院正式出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是由装饰杂志主编何燕明先生和学院宣传部部长冉宝清联合担任主编,分为几个版面。 第一版是学院的新闻事件、主题报道,第二版也是学院的各方面的信息,第三版比较偏向师生学术的交流的文章,第四版是文艺版,“上玄月”刊头邀请张仃老院长、陶如让先生等老师题写。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刊现在应该在学校的档案室会有收藏。我也收藏了一部分但是不全。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在何燕明先生安排下开始参与院刊编辑。那时候的史论系老三届都会有同学进入院刊参与编辑工作。到了我们这一届,我是参与比较多的,这是上学期间一个很有意义的锻炼,我也对院刊很有感情,不论是自己写文章、采访,还是负责编辑工作,和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去接触,这样可以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东西。我记得那时候写过各系活动的采访和报道,包括一些国际的专家教授举办的文化活动,甚至是不限于工艺美院校内的一些活动,有些已经是国内或者国际的设计项目。总之信息量还是足够大的。我从1991年毕业留校后一直编辑院刊到93年底,之后院刊应该一直坚持到编辑到90年代末。这十几年的院刊肯定是可以系统反映学校一段历史的。何燕明先生在主编《装饰》杂志之余又兼顾编辑着这样一份小报,还这么的投入,是用专业精神来做事的。他从改一个标点符号、大到版式设计,教会我许多设计思想。特别是从一开始他就定义院刊报纸版式,为杂志版式的风格,就是段落的分割、块面的版式都按照人的习惯和视觉规律来设计,做到了视觉阅读的清晰,这样一份小报也体现了中央工艺美院的简约设计风格,当时这份小报在全国所有艺术设计学院里也是独树一帜的。所以我们也通过编辑这份小报学到了很多设计的文化思想。
李:当时院刊的发展前景很好,但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停办了?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您认为在网络媒体占领大面试宣传渠道,我们专业的从业人员改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与矛盾?
曾:我不了解停办的原因,但停办是一个遗憾,对于一个学校来讲,院刊是大家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和平台。当然现在不见得一定要以报纸印刷的形式、以网络传播方式也可以。当时的院刊也开始注重图片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设计作品图片和活动照片,加大了院刊图文比例。早期的院刊都是铅印的,质量也不是很好,后来改为胶印,遇到校庆时才会改用铜版纸,我当时还还为铅印的问题跑过好几个厂。在光华路的一家铅印小厂,是老式活字印刷式的,小报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拣出来,所以尽可能在文稿上修改到位,避免排版后再打改。后来变为了胶印,转到了农民日报的印刷厂,我要骑着自行车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校稿。
纸质媒体在文化传播历史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知识传承的载体,就如同书一样,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以来不可缺少的载体,尽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有所改变,但报纸和书籍未来也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关于纸质媒体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的问题,我认为至少是作为一种人类文化遗存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我们过去讲的“书香人家”,看书有看书的风情,看书是一种慢阅读的方式,也是慢生活方式的体现。而新媒体更多是一种快餐式摄入,信息量很大,但是信息量大是否能够真正消化掉也是一个问题,所以纸质媒介依旧会有未来的存在价值。未来新媒体将继续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学会“慢读”,需要边看边思考,能够把它真正融汇到思想中,不仅看到表象问题,这也是不同的阅读方式对我们产生的不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要不断读书,在书中深度旅游。
李:最近是美院的院庆30周年,也是老院刊《光华路》复刊后的总刊第157期,我想我呢一下现在的院刊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复刊的初衷是什么?是仅仅逢五逢时的院庆需要还是需要纸媒唤起大家的某种意识?
曾:中央工艺美院的文化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去传承的,因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在50、6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是最为前卫的,在全国也是唯一一所拥有系统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院校,那个时候英语翻译为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国际上代表着中国最高的艺术设计学府。作为校庆的宣传,说明院刊是中央工艺美院文化的传承与载体。因为它不仅是活动的信息,更多是来自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的交流。希望还是可以将院刊的形式固化起来,还是可以定期推出网络上去。尽管光华路的老校址已经被拆了,但是中央工艺美院文化精神还需要传承下去。我在老校区被拆除的时候还和杭间老师发起了一个关于中国包豪斯崩塌的讨论。这种变化发展是既有时代的变迁也有商业利益的趋使。德国能够将包豪斯校址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作为人来的设计文化遗址,未来的历史意义将更大。有人称中央工艺美院的老建筑是没有历史价值的,所以需要被拆,只看到了经济价值,但是我们更应该珍惜文化价值。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搬到了光华路,那两栋楼都是东德对援建的,装饰和建筑语言也加入了中国的元素,包括走廊的瓷砖和红色的大门。我还收藏了几块地面瓷砖,因为这里曾经走过无数艺术设计家的脚步,许多人都在那里留下了深深的生活、工作的痕迹。那里有三个历史阶段的建筑,包括了50年代的教学楼、80年代的工艺楼宿舍楼和90年代的教学楼,代表了一个学校历史的变迁。
李:我们现阶段的院刊已经运行了七八年,但是每一届的成员都处于独立的状态,缺少延续性,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情况,每一批上来的人多会做不同的东西,还是比较分散的,统一的版式和刊号都没有。我们希望可以唤起大家对于院刊的关注,我们逐步申请了刊号,规定出版日期,做出体系化的设计。我们期望您给我们下一期院刊提供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