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学长,您是如何选择并发展您的事业的?
答:毕业之后我曾留校在学院宣传部做院刊的编辑工作,也做了助教的工作,而助编助教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无学位的研究生学习阶段,这是一段非常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历。而后,又想要到社会上去发展,使创意设计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同,并且梦想自己去亲自操盘一些设计项目,90年代中期以创始者的角色进入了北京经纬设计公司工作,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一家较大型综合设计公司,但由于其国有的运营背景不适合设计机构的经营模式,昙花一现的发展令我失望地离开并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创业生涯。
1996年我创立了北京辉视企业形象设计中心,在此期间,曾做了中国一汽、中信公司、伊利集团大大小小100多项品牌项目的策划、设计、推广,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我认为公司的发展空间始终有限,做设计不能只为利益而做。于是我还参与了一些设计协会工作,如在中国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任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任副秘书长等等,做了很多具有设计公益与专业推广的事情,同时结识了不少全国艺术设计院校、专业设计机构的同行,建立起一个广泛的专业关系圈,对未来的设计推广合作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到了奥运会筹备期间,在赵萌老师引领下,我到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工作,做了景观规划实施处处长,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形象景观总体规划,具体负责景观规划、实施、管理、协调等。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得到了国际奥组委的充分认可,由于奥运会具有国际规则,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国际设计体系标准下完成的一项将中国文化精神与奥运精神相融合的项目,品质明显高于当时国内的其他活动。
此事尘埃落定之后,我又通过北京市局处级公开选拔进入了国家大剧院,担任艺术品部部长,负责国际大剧院的艺术展览,我致力于将国家大剧院展览空间与公共空间打造成为国家最高表演殿堂中的艺术博物馆形象,制定艺术展览计划,把好艺术品位门槛,谢辞平庸艺术展览,定好艺术收藏方位,征集精选艺术品,成就了后来的国家大剧院艺术收藏展,使得国家大剧院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建立了拥有数千件艺术品的艺术收藏体系。
2009年在北京举办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开幕式即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同时启动了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为了到我热衷的设计领域做事,其后我调到北京歌华文化集团,负责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备工作,期间还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尝试将设计纳入电影体系,因为电影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与编剧和导演共同构成电影的核心灵魂。我们邀请过的维塔电影特效机构的泰勒先生就是电影设计的代表,他的电影设计作品包括《阿凡达》。
现在主要的精力放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重点是要形成北京设计市场,如同米兰设计周成为全球设计交易中心和设计版权采购中心一样,北京国际设计周要想成为永不落幕的设计周,就要使北京国际设计周成为国际设计市场中的中国原创设计的采购平台、设计交易服务平台。我希望为中国设计走出去、特别是卖出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问:最后您有什么想要对艺术史论系三十周年系庆说的话吗?
答:我想说要感谢母校、母系,感恩教诲过我的老师们。三十年走过来不易,作为艺术史论系一名永远的学生,为中国的设计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而持续做下去。
(采访:侯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