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这是一个充满幻象的社会,这包括政治的幻象,社会的幻象,娱乐的幻想,商业的幻象,成功的幻象,财富的幻象。幻象的实质是谎言。由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达,这些幻象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发达。这些以谎言为基础的幻象以极其逼真的表象显现,让人以为这就是现实,在麻木和惯性中放弃警惕,完全接受这个“现实”。总的来说,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中国人,都处在这样一个现实中。青年人阅历浅薄,常常处于真正的相信而完全投入到幻象之中。而年长者由于阅历丰富,他们对于幻象的态度更多的是无奈,明知是幻象,明知是谎言,但既然无力改变,就不如低头默认,继而参与幻象的制造。但相对于年长者的无奈,青年一代仍然有出于本能的反抗的冲动和说出真相的冲动,虽然其结果往往以失败和头破血流而告终。
但这样的青年恰恰是社会中最有活力和希望的部分。他们是那些努力走出幻象,摧毁幻象,回归真实的青年们的代表者。之所以把这些归为青年人的特征,是因为相对于中年和老年人,青年人更加求新求变,心态开放,敢于推翻自己,敢于坦白心迹。同样作为知识分子的青年当代艺术家们,如何以自己的独特语言走出幻象?他们不仅面对我们前述的那些普遍的幻象,还面对着艺术界自身的种种幻象,也就是当代艺术自身所形成的某些僵化的东西。比如对作品感的过度追求,对艺术市场化的追求。他们能够通过艺术,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吗?青年艺术家,尤其是80后的艺术家,离开学校教育的时间还不算长,对于十几年的教育经历,尤其是大学的教育经历还记忆犹新。坦白说,中国教育的现实并不乐观,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让很多学生们放弃精神性的追求,同时也放弃了基本的道德品格。重理轻文的倾向使很多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低下,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一无所知。这样的青年们,如何有能力走出重重幻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中国的艺术教育注定危机重重。如今开设艺术类专业的学校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把培养出富有个性和想象力的学生作为目标的又有几所呢?看看几十年没有改变过的艺术类高考,年复一年考着石膏像,头像和静物画,千万个学生按照同一个标准磨练技术,我们就可以明白,学生常常只不过是教育这条食物链的最低端。这样的教育,和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学教育目标相去何止千里?
实际上,人的一生都需要艺术教育,并且都有能力接受艺术教育,而不仅仅是孩子,也不仅仅是在正规的学校里。
博伊斯曾言:“人人都是艺术家”。他当然不是说人人都去做职业艺术家,而是试图揭示一个事实:人人都有某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人人都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能。当人充分发挥这种潜能的时候,他就更接近于自我完善。当代艺术的教育功能往往不是单方面的相观众灌输某种观念,而是激发观众的创造潜能,为观众创造一个接近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将是相互发生的,艺术家随时准备从观众那里得到教育,并通过作品进行自我教育。“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看似荒诞的乌托邦式的宣告,却成为我们心中持久的动力。这也让我们想起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理念。虽然这一说法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毕竟美感教育并不涉及终极性的价值,永远也不可能代替宗教信仰。按照齐克果的人生三段论,美感阶段乃是最低级阶段。)但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艺术教育的价值实在不容忽视。这和孔子对于音乐教育的推崇是一个道理。也许有一天,我们将能看到艺术教育如同9年义务教育一样,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福利,每个人,无论何种年龄,性别,阶层,职业,都有机会随时接受艺术的教育。我相信,有这样的公民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社会。
话题再回到我们这次展览中来。尽管我们已经辨明,艺术的教育功能不一定以教育的形式或教育的观念表现出来,只要是真正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乃至优秀的现代艺术作品和前现代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但在本次展览中,为了突出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这一主题,我们比较侧重于那些采用了教育的形式与观念的艺术家。
我们在这次展览中提出教育的问题,旨在重新思考艺术和教育的关系。在艺术中思考教育的功能,在教育中反省艺术的目标。最终呈现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以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也可以是以教育的面貌展现的艺术,既包括了具体的艺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同样可能是针对教育问题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们除了提交已经完成的作品,还需提交在展览现场以教育的形式与观众现场互动的方案,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和教育的理解。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作品都直接显现出教育的形式(如上课等),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一特殊形式来重申:无论艺术还是教育,它们最终都应该指向人自身的塑造完形,这关乎我们的未来。
(2010北京798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策展理念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