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央美美术馆推出李零讲座《说中国贵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16 13:36:44 | 文章来源: cafa.com.cn

 


2014年5月14日下午两点,“当代学术开放讲堂”第六场“说中国贵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尹吉男教授主持,主讲人李零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先秦土地制度史及中国古汉语研究。教学研究领域包括:简帛文献与学术源流、中国古代文明史、海外汉学、中国古代兵法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孔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放虎归山》等。

李零首先提到,中国人都喜欢用“贵、富”给孩子起名字,鲁迅笔下的阿Q,其实就是阿贵;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也提到“苟富贵,勿相忘”。由此可见,“大富大贵”是穷人的最高理想。“贵族”也成为当下一些人炫耀出身和热衷追捧的时髦词。 那么什么是“贵族”?李零风趣地从古往今来的各类型人的范儿(style)讲起,继而提出“什么是贵族范儿”。他认为中国贵族的特点是有钱、有势、有范,血统高贵,世袭制度,而追溯到某一支贵族的起源,一般都会假托神意或其他神话意味,其实就是编瞎话。

“贵族”是全世界最先富起来的人,高人一等。李零认为,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这些人上人都住在高处,埋葬在高处,而穷人是在低处居住。欧洲贵族的象征是族徽、盾牌、马厩等;而中国的贵族讲究金玉满堂,其中“金”指青铜器。贵族注重血统,所以贵族的通婚都讲究姓氏,但是同姓不婚,这与他们延续香火有关。一般贵族初次见面就自报家门,但是历代贵族传不了多少代,后代越拆越多,于是出现不少落魄公子、王孙。

李零指出,中国有造反的传统,虽然有些宿命意味,但是又不完全听天由命,如农民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不少反对贵族制的事件,如战国的商鞅变法,但是损害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致五马分尸。从秦始皇之后,只有皇亲国戚才是贵族,那么由于朝代的更替,是否存在跨朝代的贵族呢?李零认为只有孔子是唯一跨朝代的贵族,但他只是精神贵族。孔子虽然是春秋时鲁国人的第四代移民,父亲只是小官,幼年很贫穷,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言论成为了“圣人之言”。

在李零看来,传统中国的阶层分为士、农、工、商,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人被分为三六九等,讲究长幼尊卑,但是社会各阶层有流动性,因为中国的官文化非常发达,中国选官制度使得读书人有机会可以当官,因此产生了一个特殊阶层——文人士大夫。因此中国读书人的理想是:当官中最有学问的,当读书人中官最大的。

李零谈到离我们最近的中国贵族是满清时代的贵族,共产党和国民党是革命党,都不是贵族制度。随着末代皇帝溥仪的下台,而又没有留下后代,因此可以确切地说,现在贵族制度在中国已经断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认为干部子弟或者军人是贵族,而当下也有人认为当官人、书香门第或者体育、艺术等世家是贵族,李零认为这些都是误解。那些吹嘘自己是贵族血统的都是假贵族,即使你再有钱有权有势,也算不上大贵。

在现在中国贵族制度已经断根的情况下,李零希望人们不要用贵族这种模糊、滥用的概念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其实大家都是平民。为此他还专门去家乡做了一些考察,称为“家乡考古学”,并建议大家都可以去尝试。经过考察,他发现自己是灾民的后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袭平民,李零认为,做一个平民很好,他也从来不羡慕贵族。

尹吉男教授最后总结到,作为物化存在的贵族今天已经不存在,今天讨论的是有贵族想象的病态社会想象,而李零从历史到个人感受出发,还讲到家乡考古学,感谢他的精彩演讲。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