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央美师生寻访北平艺专南迁路之湖南沅陵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4-17 11:38:13 | 文章来源: cafa

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数字视频专业二、三年级 带队老师 陈卓

第一站:沅陵。

2014年4月12日,我与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本科数字视频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一行共17人,经过五个半小时的车程,终于由长沙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寻访地——沅陵。这也是北平艺专南迁与杭州艺专“会师”地,在此合并并更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清明刚过,春雨绵绵,我们沿着泥泞的乡村小路,努力寻找1938年国立艺专办学校址。跟据资料的记载,我们找到位于沅陵县城边缘的老鸭溪村。眼前,故人远去,故址也未觅得。经仔细询问,原址早因修水库被淹,村中老人亦无明确记忆,只因那时他们也还是小孩子。寻至县档案馆,也因正在搬迁而无法找得县志。登凤鸣塔俯瞰全城,今非昔比,那个硝烟战火中在当地看来微不足道的瞬间,早已消失在历史烟雨中了。唯有青绿色的沅江依旧平静流淌,八十余载未改容颜。虽未得愿,也触摸到了历史的气息。

延伸阅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国立北平艺专在赵太侔率领下南迁,辗转流徙至江西枯岭,南京失陷后,国立北平艺专又沿江上移,至汉口,又至湖南沅陵。1938年,遵教育部令,与林风眠率领西迁至此的国立杭州艺专合并,命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初设校务委员会,以林风眠为主任委员,赵太侔、常书鸿为委员。校址位于沅江畔之老鸭溪。1938年7月,腾固就任国立艺专校长。

艺专在流亡途中,得见山川辽阔之景,同时备尝民族沦亡之痛。一面是敌机轰炸、遍野尸陈、扶老携幼、啼饥号寒的悲惨现实;另一面是抗战军民勇敢坚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艺专的师生。他们组织“步行队”、“铁脚板队”深入山区、村寨,接触少数民族,住宿农家草舍,了解了民众的爱憎、欢乐与痛苦,其审美意识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