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威尼斯双年展观察:双年展的中国角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04 13:49:56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谷歌砖》


2013年6月1日是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结束了三天VIP和媒体预展之后,一直阴雨绵绵的天气开始放晴,大量游客和参观者登陆威尼斯主岛,使得圣马可广场人满为患。“看我们脚下的桥,连接了左右两座岛,整个威尼斯就是这样一百多个小岛组成,并由无数座桥连接而成。”一位中国导游在为几十个中国游客介绍着威尼斯,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另一位中国导游在清点人数,毫无疑问,大量中国游客慕名前来走访威尼斯,就在旁边的军械库也成为他们重要的参观对象。

圣马可广场同时也是威尼斯岛上一个大的交通中转站,在这个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海岛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十几个展览包括中国馆、平行展和特别展都分布在不同的岛上,但关于他们的广告几乎铺遍了每个船站、多数客船和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地图上,就靠船穿梭在各个展览场地之间,并时而在船上相互偶遇,于是,这个季节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参与成为新的潮流。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担任过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之一的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与《艺术世界中的7天》作者萨拉·桑顿曾经在对话时说:“威尼斯是一个熔炉,对中国、远东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国家的现在及过去,西方艺术界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就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力量来看,他曾经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期待似乎达到了。

中国艺术家的威尼斯经验

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扎堆的各类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

方力钧在二十年前收到了奥利瓦的邀请,之后又参加过1997年、1999年和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但二十年后他首次将自己的个展带到威尼斯,他在威尼斯马赛洛宫殿举行的“处境——方力钧作品展”虽然只有十一件作品参展,但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明星的方力钧个展毫无疑问吸引了众多艺术人士前来参观。

已经对威尼斯甚为了解的方力钧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坦言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相对于威尼斯双年展而言已经与1993年大不相同,“1993年的时候中国没有钱,而且即便有钱,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也很少,其实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有当代艺术这回事,所以更不要说把一些资金投入到这个上边来,我们的经验也非常不足,所以那个时候办展览相对要困难很多,而现在大家对当代艺术熟知和认可程度不一样,可能有很多钱用在这个上面,大家做起事来相比要方便一些。”而且当下有如此之多的中国艺术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进入威尼斯是在以前不可想象的。

同样是1993年的参展艺术家,喻红对于自己20年来的经历也颇为感慨:“回想过去跟现在完全不能同日而语,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有策展人的概念,只是觉得做相关工作的人来挑选作品,也不懂得根据空间和展场去创作和构思作品,就是直接把手里的作品拿去展览,而且不懂得运输更谈不上保险。还有就是当年的很多作品包括我自己的作品至今都没有回来,这20年来作品也都消失了。”

从2011年开始就开始研究威尼斯双年展历史和文献的策展人吕澎在资料中了解到,当年十三位中国艺术家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并非一帆风顺:“布展时间仓促、展示场所极为不理想、旅馆条件简陋、大多数艺术家需要自费前往、中方负责人没有机会向世界介绍中国艺术,如此等等。”据资料介绍,当时的十三位艺术家前期准备工作并未受到太大阻碍,于是,“这帮名不见经传的现代艺术的探视者,从银行取出自己大部分或全部的积蓄,兴奋十足地朝着世界艺术圣地的意大利出发了。”但是,之后这些艺术家在意大利的经历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样美好。

在20年后的当下,中国艺术家对于威尼斯和威尼斯双年展的熟悉程度有了很多改变,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从中国人对于威尼斯的关注程度还有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人数上来说,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方力钧二十年前第一次参加双年展,多年来也参加了不少威尼斯的相关展览,但在此做一个个展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虽然对于方力钧来讲这次展览的规模并不大,准备也并没有像其他大型个展那样充分,但却完成了一直以来的希望。

喻红今年参与的是由喻高和张玮策划的威尼斯平行展“心·跳”,她将自己的油画与教堂玻璃进行结合创作,她回忆在当年谁都不懂得展览体制和模式的状态下,没有赞助商也不知道去寻找资金,“哪里像现在无论是赞助还是支持经费,大家都可以去威尼斯参加展览,虽然当年我们有一些人也都自己去了。现在想想如今有这么多的展览和平行展都参与到威尼斯双年展中,我真是感觉到非常感慨。”

二十年过去了,方力钧依然对威尼斯双年展这个平台评价很高:“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开幕式很多朋友、很多圈里边人来看展览,这个平台的重要性是不容忽略的,虽然这次是第一次个展,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个展。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是第55届,它已经有110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连续做110年展览的可能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就能知道它能够在世界上的位置了。无论对于中国艺术界还是全世界的艺术人士来说,威尼斯双年展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性的展览,大家对艺术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信息来源是从威尼斯双年展来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上边它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