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在开幕式上讲话
5月30日下午3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主办,中国美术馆、韩国艺术委员会美术馆、艺美基金会共同承办的纪念中韩建交二十周年的艺术庆贺项目“@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在北京ARTMIA草场地空间开幕。展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八位青年艺术家的八件(组)作品,其中包括了绘画、影像、多媒体、装置等艺术形式。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首先发言,他谈道:“有人说当今的艺术死了,艺术史也死了,但其实是标准死了。所有看问题的方式都是在经验和传统建构的规格之下来考虑审美问题的,这个标准对当下而言,越来越无法同步,因而出现这样的“死亡”状况。回答当代艺术的问题,就是把人从已有的经验和规格当中破除,又在新的存在和新的语境下创造的活动。艺术在当今最为核心的责任是解放思想,开拓未来,它永远代表着创新,在当今社会,科学是用来解决理性问题,那么当代艺术则为我们解决超出理性的那一部分感性,这也是当代艺术的神秘和玄妙之处。此次展览的独特意义在于越来越关注当下年轻艺术家的思考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单一为政治而艺术不同,此次展览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状态,充分表达了每位艺术家追求美的思想。”
此次展览是一个巡回展览,在首尔和北京两个首都城市先后呈现。与首尔展览最大的不同在于王卫的装置艺术《宣传栏》变成了郭立军的“镜面不锈钢打印系列”。而在韩国颇受儿童喜欢的温凌的艺术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他谈到自己的作品虽然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但是所呈现的景象却是经过了艺术家独特眼光的雕琢,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都是个人化和特殊的,但大家在表达的时候会选择把最刺痛自己的感受忽略或者隐藏,相反,艺术家很珍惜这种感情,并且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思绪,并将它艺术化的描绘出来。
谈及此次展览的题目,策展人柳淳风说这个展览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当代艺术主题里关于先锋的思考:在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在都市化的进程中,进入了所谓的E时代,电讯等高科技的日益发达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方法及观念形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作为E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成为时下年轻人群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暗示着一种崭新的生存状态。“What”—是青年一代艺术家对于全新创作语境的未知性、陌生感以及多重可能性的表征,也进一步提示出年轻艺术家对于中国社会在都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全新社会现象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表达。“@What——中国艺术新一代”将展示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在处于急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方法来创作的最新作品。也正如徐悲鸿所言“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