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川粤两地共办油画新展 研讨艺术团体生存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07 14:39:37 | 文章来源: 信息日报

胡斌:自媒体时代团队必要性削弱

批评家、当代艺术策展人、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的胡斌前不久才以《野生视觉》为题策划了一个鲜活又别样的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家专题展。他也一直比较关注以广州青年艺术团体为代表的团体现象和空间现象,在他看来,现在是各地艺术团体涌现的时代,蓝庆伟提出的“艺术团体的死亡之路”命题可以更多地”被看做一种引起思考的信号:“前些年各个区域推广中艺术家抱团取暖争取资源、获取关注的操作模式是不是在减退?在当下这个自媒体时代,团体效益的确在削弱,个体就可以获取资源。但是相对的,‘知识共同体’也在越来越活跃,所以团体发展依然有其可能。团体的形式与个体的形式,都有其有事也有其问题。”

青年策展人胡震则认为,在传播中,团队的力量一定大于个体力量,所以当下大家应该关注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每个团队组织起来的原因、内部的成员、面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所以一概而论似乎有些粗率,我们应该更关注过去消失了的团队死亡的原因,对于现在和将来的艺术团体产生启发意义。”

回到现场:“他们个体的力量没有被消解”

管郁达关心这样一次研讨是否有徵而发,是否意味着“城市零件”的“散伙饭”,对此蓝庆伟并未直接回答。“城市零件”的发起者与代表艺术家董重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的团队是成功的:“我们没有在这样一个品牌里面混下去,我们生活在贵阳这个变化中的老城市里,环境和经历与北京、上海以及广州这样的都市里的艺术家显然有别,不过,正是这样的差异,使得我们的绘画具有特殊的地域特征。”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樊林曾长期关注“城市零件”的画面气质,她认为,“他们个体的力量没有被消解,与传统固定的地域符号特征不同,他们的作品尊重自己的感受,提供各自不同的描述与符号,却不呈现一种共同的程式化现象。

策展人蓝庆伟自己也认为,作为集体的“城市零件”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艺术平台,而非艺术重点,“不难想象的是,将会有更多的艺术家会摆脱地域的限制而最终走向北漂甚至旅居它国——就像他们的前辈一样。”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