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川粤两地共办油画新展 研讨艺术团体生存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07 14:39:37 | 文章来源: 信息日报

2012年12月30日,岁末的一个寒冷的下午,由广州53美术馆与成都当代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贵阳叙事:新长征路上的‘城市零件’油画展”在广州53美术馆开幕。年轻一代贵阳当代艺术群体“城市零件”K11艺术村集体亮相,展出近年来的最新画作,呈现了异于四川及广州等地画家的独特风貌。

开幕式当日,一个题为“艺术团体的死亡之路”的研讨会将这广州近来最低温的一天渲染上些许悲壮的色彩。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成都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在这样一个艺术团体群展的研讨会上抛出这样一个“论调灰暗”的议题,引起了与会批评家、艺术家以及广州、贵阳两地的艺术团体代表的思考与争议。

艺术团体“抱团取暖”的现实策略

“这些年来,当代艺术团体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为什么说它们在死亡之路上呢?”参加研讨会的许多批评家发言时,首先提出的就是这样的疑问。

上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运动”与“群体现象”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让我们耳熟能详——包括广州的“大尾象”在内的这些艺术群体,在这种群体化运动中,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有着一种现实的“策略”——比如说更容易发出引人注意的声音、更能找到传播的机会、更有利于每个个体的艺术家坚持创作等等。就在“城市零件”这个展览开幕之前,53馆展出的“黑屏”虚拟艺术展,就是由“01小组”这样一个艺术团体创作的;在“三号线艺术空间”租赁画室的一批艺术家,也自觉地以“三号线”来命名自己的艺术聚落。

这种更加“安全”的方式使得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抒发艺术追求,但这样的团体现象很快便会走向解体——或是成立新的社团,如:85新空间;或是宣告社团的结束,如:厦门达达;或是走向彻底的个体。对于这种“合久必分”的现象,蓝庆伟认为,虽然目前看来新生的艺术团体还在不断诞生,作为个案的“城市零件”也正是运转最好最团结的时候,但作为艺术团体的现象,必然要走上死亡之路。因为“艺术创作归根到底是个人的事,当个体遇到现实的困境时,可能趋向于寻找群体的安全,但获得成功之后,面临的问题发生了改变,个体的思想在转变,团体可能会成为一种制约。”

他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团体中有强者与弱者,当产生艺术主张的分歧时,很难再继续在一起;团体容易造成思维的惰性,造成个体被强加团体意志,而在艺术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团体的死亡之路其实是个体的发展之路,希望目前处于团体中的艺术家能够早早认识到这一点,提前做好准备。

王林:谈论个体与团体不宜简单二元对立

这一观点首先引起了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王林的强烈反弹,他认为这个观点“前提是不成立的,用个体否定团体的必要性这不成立。美协作为一个团体阻碍了艺术家个体的发展,但新潮美术时,流派和团体促进了个体的成熟。”

王林解释说,艺术团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艺术家地域性的松散联合,另一类是由于创作方式的强技术性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新媒体艺术,就需要团体协作,技术与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说谁来提供创意,谁光做纯技术的部分。行为艺术也多为团体创作,比如《为无名山增高一米》,那个作品就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叠加人体,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我们不应该将个体与团体简单地二元对立。”

他更进一步指出,这个命题“非常危险”,“很可能成为噱头”:“85时期的艺术团体,在当代文化建设上有重要意义——重建民间文化权力。”因此,他认为艺术团体在今天不是走上死亡之路,而是刚刚开始,面对的是新生之路、再生之路。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管郁达延伸了王林的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团队是一种传统。“我更愿意把这些艺术团队称为‘团伙’,称为‘趣味共同体’,他们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在国家与个体之间构筑一个公共空间,非常可贵也非常必要。”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