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台北故宫新院长尘埃落定 62岁冯明珠接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4 16:34:1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悬缺1个半月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人选于昨日尘埃落定,马英九办公室13日宣布,任命冯明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冯明珠昨天上午恰好在台北出席台北故宫博物院即将在10月举办的“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任命事宜时,她表示有接到征询,但未接获人事命令。而昨天下午任命发布后,她表示自己也感到很意外,并觉得“任重道远”,故宫很多业务要继续推动。”

冯明珠擅长历史研究

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任职至今年7月底,周功鑫原在台湾辅仁大学任教,2008年5月20日借调至台北故宫担任院长,今年7月借调时间届满,周功鑫请辞回校任职。周功鑫请辞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由现任故宫政务副院长周筑昆暂代,而院长职位悬缺至今。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7月底请辞后,冯明珠一直被传为将接任院长的热门人选。她1978年从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毕业,同年就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一路从图书文献处干事做到文献处长,2008年接任台北故宫副院长至今,工作生涯几乎奉献给台北故宫,对台北故宫运作及文物了解甚多。当时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主修中国近代史,师从台湾近代史名家李守孔先生。因工作关系,也从事清史研究,曾参与《清史稿校注》,著作以藏学、清史、清代档案为主。

积极推动故宫南院建设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的关系一直非常好,这几年两馆之间交流频繁,他本人和冯明珠的私交也很好。“她在台北故宫任职多年了,”谈及冯明珠,陈燮君给予了很高评价,“她待人非常热情,对中国文化非常认同,对历史也很有造诣。她本身是一位历史方面的学者,从未中断过对于学术的追求,同时,她策划过一系列的大展。”

而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向早报记者表示:祝贺冯明珠出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今后也会继续加强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我和她很熟,是老朋友了。她是著名的学者、作家,在工作中很有研究精神。”

冯明珠院长上任后,未来的工作重点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国际级博物馆,“未来如何维系其国际地位不坠,并肩负典藏、研究、保存、展览、教育及娱乐等现代化博物馆功能”将是其最重要之职责。其次,台北故宫博物院目前每日平均参观人数为10000至12000人次,“为提供更优质的参观质量,展示及典藏空间之扩建,实有燃眉之急。然因目前政府财政拮据,如何结合民间力量,推动大故宫计划是目前积极思考之方向。”实际上,从去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就宣布正式启动“大故宫”计划,该计划预计耗资近300亿元新台币,使在外双溪的台北故宫展馆面积增加5倍,并在附近另开发4.8公顷土地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冯明珠提到的第三点是,将继续积极推动故宫南院(去年10月开始,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嘉义兴建南院)的软硬件建设,冯明珠表示,故宫南院开幕预定推出的8个展览正在按进度筹划,硬件部分虽然因为工程问题延宕,但仍朝2015年底正式营运的目标努力。

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近年签订了“友好协议”,两馆交流密切,比如去年年末的“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特展,上博就曾出借展品予以支持。

人选公布前有4人呼声高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空缺后,曾传出台湾高层圈选准院长名单。名单上列的人不少,当中最受瞩目的有两位出身台北故宫、两位出自历史博物馆。

两位出身台北故宫的人选包括副院长冯明珠和从台北故宫退休的朱惠良。此外,史博馆现任馆长张誉腾和史博馆前馆长、“政务委员”黄光男的呼声也不小。不过,4人多半低调应对此事。

台北故宫副院长冯明珠最早传出“已经进过马英九办公室”。冯明珠说,她确曾在8月8日进过“马办”,但是参加“马办”月会、听史丹佛中心经济学者卡尔森博士演讲,并没有获马英九召见或谈及人事。

另一位热门人选朱惠良,拥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研究所博士学位。她与冯明珠一样出身台北故宫基层,在台北故宫服务近20年,曾代表新党出马获选“立法委员”;2000年曾与许信良搭配竞选正副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年前,她回到台北故宫,不久退休。朱惠良表示,她退休后照顾97岁的父亲,过得很快乐,并未被征询。

史博馆现任馆长张誉腾拥有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曾任台南艺大文博学院院长,并担任过“文建会副主委”,博物馆界人士曾分析其有傲人学位及丰富行政资历,出线几率不小。还有一位热门人选是“政务委员”黄光男,他曾任史博馆馆长多年,任内引进兵马俑大展等掀起特展热,声望及辈分皆高,但他说未获高层征询。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