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台北故宫如何应对多重门 50年仅丢一页纸一包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20 09:26:10 |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对去年连发的“十重门”,故宫新任馆长单霁翔透露正在制定《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分别从10个方面提升故宫的管理。而今年正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动工落户50周年,其在管理中的探索尤其是积极检讨的机制越发引人注目。近日,台北“故宫”首位女院长对台北“故宫”的管理“秘笈”以及即将招标的“大故宫计划”进行了详细解密。

 

关键词:失窃

移动文物不离院不离桌

文物不能够离开桌面或离开琅匣,只能在桌面上水平移动,也不能离开推送的车子,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长期训练。一些重要文物的移动还需要事先以复制品进行演练操作。文物移动的每一步,都有两三人在现场,而且每一过程都有监控的影像记录。

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动工落户,距今正好50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从大陆运往台湾的2972箱文物中,除了一页纸和一包盐之外,其他全部在册。

“一页纸”是1989年文物清点时发现的,《满文原档》中缺少了一页“女尸图”。

经详细调查,发现这页纸早在1969年就消失了。这一年台北“故宫”打算出版发行《满文原档》,但当时没有扫描技术,拍照要送到院外,后来有一页就消失了。

至于“一包盐”,说的是这次清点发现另一件失踪的藏品——一包清朝宫廷保留下来的新疆进贡的湖盐。而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盐挥发了,只剩下了外包纸。于是,这件文物被注销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此之后,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定:无论是拍照、维护或其他理由,文物一律不得离开院内。

此外,针对台湾特殊的地质条件,如遇到地震等不可抗力也有对应措施。一方面在存放文物时,不同于西方博物馆那样上架摆放,而是以传统方式即铁箱保存文物,在铁箱内塞满棉垫。另一方面,利用高科技的防震措施提高建筑物整体的防震性能。 

关键词:风波

典藏资产受质疑很正常

受到质疑是很正常的。总的来说,要用最正确的语句和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去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公开、透明和专业。遇到严重质疑,我们愿意接受调查。

漫长的半个世纪里,台北“故宫”也经历过质疑。和“女尸图”遗失风波一样,“翠玉白菜螽斯断须事件”曾把台北“故宫”推上风口浪尖。

在风波中,台北“故宫”渐渐习惯了积极回应质疑。最近一年,台北“故宫”遭遇了“断电门”和“复刻门”。

最先有位“立委”指出,2011年4月18日,台北“故宫”展馆中所有监控、门禁以及红外线感应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导致信号传输中断,停摆6小时后才恢复运作。

周功鑫遭到“立委”轮番炮轰,台湾蓝绿“立委”同声批评说,台北“故宫”应变不及格,要求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负责。台北“故宫博物院”随即发布新闻稿澄清,此次断电系统故障是因设计不良。

另一大风波是“复刻门”。2011年11月14日,因涉嫌盗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国宝”级文物《龙藏经》、《永乐大典》的数字化档案,并在未获取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制作成“复刻版”(仿制品)转卖,涉嫌收贿、诈领运费,复制《永乐大典》等图档近四千张,台北地检署以贪污等罪嫌起诉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营销处助理研究员陈耀东和陈的研究助理叶丽珍。

对于这些风波与质疑,周功鑫说:“我觉得这很自然,受到质疑是很正常的。对我们的质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人抹黑事实;另一种是我们确实应该改进的。总的来说,要用最正确方式在第一时间去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公开、透明和专业。遇到严重质疑,我们愿意接受调查。”

关键词:问责

院长对博物院管理负责

早在2008年,周功鑫上任之初接受“立委”质询时就被问到一个问题:“台北‘故宫’隶属于‘行政院’好,还是其他属性更好?”

“我认为现在这种状况最好,因为受到的监督是多重的,包括了来自主管机关、“立法院”、“监察院”和审计部的监督。”周功鑫认为在这样的多重监督之下,“比较不容易犯错”。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位相当于“部会首长”,享受“部会首长”待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经费都需要“立法院”审核通过。“立法院”开会,她要去接受“立委”的“质询”。

“马总统看重我之前在‘故宫’27年的经验。”周功鑫说,“博物馆专业人才不容易培养,需长期积累。”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文物鉴定乱象时表示,特别强调:“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不成文的原则已坚持半个多世纪。

周功鑫说,文物鉴定是台北“故宫”每周二、四下午向民众免费提供的服务,工作人员的鉴定供公众参考,但不估价,也不出证明。虽然不成文,但随时有监督,不遵守会引来质疑,他们知道麻烦有多大。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