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 年轻态的借展路子

时间:2009-03-31 09:04:27 | 来源:青年周末

资讯>

  ◎文/《青年周末》记者 张卓

  ◎供图/CFP 北京故宫 ◎制图/齐旋

  新闻背景

  1948年至1949年初,国民党当局分三批将2972箱故宫文物运到台湾。这些文物只占故宫文物的四分之一左右,大众比较熟知的有清代的翡翠玉白菜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自此,故宫文物分飞两岸,60年间,一批在台北故宫,一批在北京故宫,从未聚首。因为时局影响,两岸故宫的交流也多在民间和学术界。

◎台北故宫向北京故宫借的雍正朝服图

  3月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公布了向北京故宫所借的文物数量。紫禁城内27组37件文物将漂洋过海,参加于10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雍正大展。

  这是两岸故宫60年来的首次合作。借展中的交流与碰撞让两岸故宫人都得到新的启发;而两地故宫新闻频频登上报纸,让更多的年轻人对文物充满好奇。

  ◎台湾故宫向北京故宫借展,被誉为两岸故宫的“破冰之举”,也让我们对未来两岸文物的聚首充满期待

◎台北故宫爱请明星进故宫。图为方文山在台北故宫开办讲座

  借展临时增加9件有趣的“雍正行乐图”

  2009年3月9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院办公室,书画部、器物部负责人正聚在一起,商讨“台北故宫借展”一事。预计于今年10月在台北故宫举行的雍正展是台北故宫首次从北京故宫借展,也是60年来,两岸故宫文物的首次聚合。

  此时的北京正值初春,坐落在故宫东华门西北角的西三所研究员们聚在一起聊着借展的事情。显然,这次文物交流让他们显得兴奋,聊天的气氛变得更像是唠家常。古器物部研究人员询问书画部年轻的研究员这次借展的书画有什么特点。

  台北故宫向北京故宫借展正是“看中了北京故宫雍正书画”。2008年12月,台北故宫策划第二年10月的雍正展时,发现缺少雍正肖像画,于是五个策展人试探性地询问副院长冯明珠:“能否向北京故宫借借试试。”冯明珠立刻回复:“把想借的文物精挑细选一下,再去沟通”;年底,台北故宫通过一次民间活动把借展信息带给北京故宫;2009年2月份,台北故宫院长推掉了法国的行程,特地访问北京故宫,敲定了借展一事。

  2月14日,台北故宫正式访问北京故宫。第二天,台北故宫一行人员参观了延禧宫正在展出的雍正行乐图展。此次展出的书画大多反映的是雍正的休闲生活。台北故宫的研究员早先只在画册上看过,见到实物后,叹为观止,当场就建议,能否在原有的文物数量上加9件雍正行乐图。

  3月3日,在台北故宫公布的37件文物中,果真增加了9幅雍正行乐图,书画成为这次借展文物种类里的大部头。记者前往北京故宫延禧宫时,雍正行乐图仍在展出。当天馆里有很多年轻人,对于不懂书画的他们,雍正行乐图简单易懂:雍正穿着各式服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有农夫打猎图,有扛着锄头上山采药图…“估计皇帝穿龙袍也腻歪了。”古器物部的张主任开着玩笑。

  台北策展 重视“文物和人”的交流

  “这是一场雍正的便装秀,很有趣。不过这套行乐图的争议也很大。”北京故宫年轻的业务员张震向记者介绍,“有专家质疑,这套画到底是雍正真穿过这些衣服,还是画师凭想像去创作。其中有一张雍正穿着西洋服在举行篝火晚会,很匪夷所思。”

  向台湾出借的这些雍正画像并不是稀罕物,因为经常出国展出,在文物界被称为“老眼缘”。为什么偏偏要借一些老熟脸?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些图反映了雍正的休闲生活,对台湾的参观者有很大教育意义。”

  “对参观者的教育意义”周功鑫院长的一句话就点出了台北故宫最大的特点:亲民性。虽然这是一座建造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博物馆,在硬件条件上比不上祖国大陆很多现代博物馆,但台北故宫非常重视文物和民众的交流。拍摄过《台北故宫》纪录片的分集导演陈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去台北故宫,面积比较小,珍宝是被分批展示的。当时刚好赶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展出,朦胧的灯光下,十几米长的展柜前站满了小孩、年轻人和老人。队伍中,一个岁数稍大的人正在给前后的小朋友讲解。他的讲解那么详细,我当时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些珍宝已经在台湾人心中扎根了。”

  “在策划一个展览时,台北故宫更多考虑的是受众能否接受。”《台北故宫》纪录片导演周兵向记者分析台北故宫办展特点,“我们的博物馆现在很多展览都搞得不错,但跟社会互动,尤其是跟年轻人的互动,做得不够。虽然近些年,北京故宫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直努力改变,比如《故宫》的纪录片,出品方就是故宫。但有些问题代表了整个中国博物馆的问题,研究和保护做的很好,但民众的教育和百姓的沟通,没有找到符合时代的新的方式。”

  北京故宫年轻的业务员张震在为台北故宫准备书画时,感觉到对方办展很新颖。虽然不知道台北故宫那边具体准备了什么文物,策展是什么立意,但他一直在跟记者揣测:“台湾的这个雍正展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去反映雍正时期的原貌,很有意思;国外搞这类的综合展览很多,通过文物看政治、经济、文化,但目前,国内这种展览很少,你看,我们一般都是特别专业的展览。所以,咱们的文物近些年在国内露面的机会不是很多。”

  “这文物跟明星一样,露面越多,展出几率越高。”书画部业务员张震告诉记者。

  年轻人的文物热

  两岸文物的首度汇合,受益最大的是两岸的年轻人。“内地的年轻人可以透过其中了解台北故宫的点点滴滴。它从来都不神秘,它的能见度更透明。将来如果两岸故宫能合作办展览,也对两岸年轻人都有好处。”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台北故宫》在央视8套晚22:00播出时,收视率堪比黄金电视档,再加上当下的收藏热,年轻人对两岸故宫,对文物,有着前所未有的兴趣。

  张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义务讲解员,她非常关注这段时间两岸故宫的交流,甚至想10月份自费去台北故宫看“雍正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兴奋地说:“我曾经在讲解时,碰见一个老先生,台湾人。在钟表馆看得特别细。后来我要给他讲时,他摆摆手,讲得比我还专业。原来人家是台北故宫的专家,特地自费过来看北京故宫。这事更坚定了我要去台湾的决心。去那里走走,看看台北故宫的文物。”

  去过世界各地很多博物馆的周兵也认为,切合年轻人,找到跟年轻人说话的方式是各国博物馆的大势所趋。“采访两岸故宫时,我觉得两岸故宫人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说话方式不一样。台北故宫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他们善于把很多东西细节化,时尚化,年轻化。北京故宫在努力着。”

  “我知道很多人都非常急迫地想看到台北故宫的文物。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有变化的,有规律的。文物有聚的一天,也有散的一天。现在不如让我们尊重现实。”周兵马上就要动身去台湾参加一个学术交流,这次,他依旧会去见见台北故宫的老朋友,站在学者的角度,他的态度很理性:“放在台湾,台湾保存得很好,研究得很好,那就放那里吧;什么时候文物能回到了大陆,这要靠历史的发展。我现在偏向还是放在台湾,在那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有温度的故宫

  有创意的交流

  在文物圈里公认北京故宫的研究和保护做得很好;台北故宫院长周功鑫曾多次赞叹北京故宫的文物保护做得好,也一直强调,两岸故宫的合作是双赢。“北京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钟表修复经验。我们只有很少数的钟表,但我们不敢去接触它们,因为缺乏相关的技能。”

  “台北故宫与民众的沟通做得很有创意。”曾拍摄过《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导演周兵对两岸故宫最有发言权。

  台北故宫曾制作过一部3D动画片叫《国宝总动员》,讲述的是台北故宫日落之后,展厅内的文物逐渐苏醒过来,三个拟人化的文物在嘻闹中弄丢了翠玉白菜上的螽斯(一种俗称纺织娘的昆虫),一场追捕旅程就此展开……虽然只有短短13分钟,但台北故宫投资了4000万新台币,请来好莱坞和法国的导演掌镜,还邀请岛内著名艺人小S担任配音。

  台北故宫原来卖的纪念品被台湾人形容为“比妈祖庙里的纪念品还要糟糕”,2005年,为了改善这个局面,台北故宫聘请了5家顶级设计公司开发新的纪念品,从印着《自叙帖》的手提袋,到印有稀世珍宝玉鹰纹圭纹路的丝巾,这些充满生活信息的纪念品博得了百姓的喜爱。导演周兵曾在很多国际机场看到过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很好卖,因为它带有中国元素。”

  2005年,为庆祝台北故宫博物院80岁生日,台北故宫特地请偶像桂纶镁在拍摄了一部电影叫《经过》;很多年轻人被忽悠到电影院看美女,但走出影院热议的却是片中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你采访任何一个台湾人,只要小学五年级以上的,都能说出和台北故宫有关的故事,因为他们不止一次去过。台北故宫决不仅仅就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已,它是有温度的。它对台湾文化和台湾民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周兵说。

  制作纪录片《台湾故宫》时,导演周兵也受到了这种年轻化的启发。他偶然得知周杰伦的《青花瓷》灵感来源台北故宫,加上周杰伦很热衷中国风,所以就邀请周杰伦在片中登场讲瓷器;为了让《台北故宫》的音乐好听,周兵特地请来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小虫。他告诉小虫,想要呈现另外一种纪录片的感觉,让观众在看到《台北故宫》片花时,有美丽的画面,有温暖人心的歌曲。后来小虫说,《爱,延续》是他2008年最重要的一首歌。

  “周杰伦、桂纶镁,包括片子里很多受访的文化人、台湾的当红明星都有一种意识,他们感觉到传统与时尚之间一定有一个通道,他们很有热情寻找这种通道,”周兵说,“《台北故宫》让我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