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中国美术馆举办美国美术史家苏立文文献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2 14:37:4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

2012年9月10日,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苏立文与20世纪中国美术”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该展览以图片、手稿、作品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第一位向世界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的西方学者、著名美术史家苏立文的学术人生和重要学术贡献。此次展览由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美术馆和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主办,也是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学术研究展。作为一种新的展示方式,这个展览提供了对20世纪中国美术一种新的“视读”。

此次展览更是中国美术史研究学者的一次聚会,田黎明、万青力、邵大箴、金维诺、白琼娜、范迪安、邹佩珠、马书林、诸迪、杨力、水天中、薛永年、张晓凌等学者与96岁高龄的苏立文教授相聚中国美术馆,回忆当年的艺术交往,交流研究心得。

苏立文:东西方美术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年出生于加拿大,1936年开始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建筑学,1940年,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英国救济分队,前来中国参加抗日救援。到达中国后,先进入华西联合大学博物馆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还参加了前蜀王建墓的前期发掘测绘工作。在贵阳参加红十字会的救援工作期间,苏立文邂逅了陪伴他一生的妻子吴环,他的妻子吴环在他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苏立文本人所说,“是环介绍我认识了许多艺术家朋友,若非如此,我永远只能被当做一个老外而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苏立文夫妇在成都和重庆结识了许多中国美术家,其中有张大千、傅抱石、庞薰琹、丁聪、吴作人、叶浅予、张光宇、郁风、雷圭元等名家,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此走进了中国美术史。

抗日战争结束后,苏立文回到英国,他一方面在英国伦敦大学科陶尔德艺术学院、亚非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等学习美术史,另一方面也开始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与书写。在此后的六十多年间,他先后出版了《20世纪中国美术》、《东西方艺术的交流》、《艺术中国》等著作,这些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的著作成为西方大学美术史的教材,也是西方世界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窗口,影响深远,他本人也成为西方学者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的权威,成为东西美术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在展览开幕式上,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如此评价苏立文:“在西方对20世纪中国美术知之甚少的年代里,苏立文独具慧眼地看到正在发生着变革的中国美术,向世界传播20世纪中国艺术。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百年中国美术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苏立文与20世纪中国美术”回顾苏立文研究历程

在新闻发布会上,展览执行策展人张苗苗介绍了展览的主要板块。展览分为“来到中国”“结缘中国艺术家”“走进中国艺术史”“南洋之旅”“跨越重洋的桥梁”以及“研究常新”六个板块,通过大量的图片、手稿、视频以及收藏作品展示苏立文教授从事中国美术研究的历程。

透过展览,可以看到,苏立文在中国美术研究上三个显著的学术特色,首先,他的目光是极为宽阔的,他的研究在古代中国美术和现代中国美术两个领域里穿行,把20世纪中国美术的新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观照和评价。其二,作为一位西方学者,苏立文在艺术史观上难得可贵地排除“西方中心主义”,正确评价20世纪中国美术的文化新质,尤其以比较的视野和方法将中西美术进行比照。在《东西方艺术的交流》这本著作中,他首开美术比较研究的先河,论述了东西方美术不同的文化价值和相互借鉴而形成的创造,评价了中国美术进入20世纪所展开的“美术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美术的发展。在东西方的文化坐标上,他为中国美术的文化价值作出了充分的表述。其三,也是苏立文治学特色中的特色,那就是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走进了20世纪中国美术。从1940年代开始,他与一大批著名的中国艺术家交往交流,许多结为好友,情谊笃深。这种贴近现实又贴近人的经历使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更深入理解了中国艺术家不同个性的艺术趋向,在论述中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亦史亦论,亦事亦人。带着对中国的眷恋,他与中国艺术家保持着密切联系,不断地踏访中国,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更是以欣喜的心情结交了更多的中年和年轻艺术家,由此使得他的研究不断向当代延伸,在许多著作的再版中不断加上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考。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部分苏立文夫妇的绘画藏品,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庞薰琹、吴作人、傅抱石、丁聪、吴冠中、李可染等人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也是第一次“回家”展出,与中国观众见面。苏立文夫妇的收藏是在长期与中国艺术家交往中点滴积累起来的,大多为艺术家所赠,含带着他们与艺术家之间真诚而深厚的友谊。

潘公凯和苏立文构成中国现代美术研究的两种视角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是此次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苏立文与20世纪中国美术”展示的是苏立文中国美术研究的过程,而“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则以文献展的形式展示了著名美术史家潘公凯教授近年来在中国现代美术转型课题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课题以现代性理论结构探索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历程和发展线索。两个展览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以“内”和“外”两种视野观照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对创新近现代中国美术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据悉,此次学术研究展将持续至10月7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