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艺术作品作为历史的回望者和诠释者。《雨果》中除开早期电影片段的部分,即为新创作的部分。一方面,经典艺术作品本身,要与当下创作的新的艺术品在时间上拉开足够长远的距离,才能更为全局地、饱含差异地被审视;另一方面,阐释者那里必定流露出眼光、态度和意识,则新作品可以如《雨果》那样展现出创作者肯定的情绪,也可以像《一个馒头的血案》那般“戏仿”并透露出异化的眼光。
具有第一、三层次的艺术史展现方式,业已存在于美术展。但大多数都只停留在简单的陈列,主要以当代美术展的形式存在,即 “存在者”的层次,只因为完成了与观众的见面而达到了自在。在那里,没有时间的鸿沟,各方的评价也都快速烟消云散,只有当代人得以共勉抑或无法读解的艺术作品,即艺术史实。而展示距离当下一定时间的艺术作品的艺术博物馆中的各种展览,进入了自为的阶段,开始履行历史的回望者者身份。但作为继承者和诠释者的责任,远还没有在中国的美术展中展开。
四、巴恩斯的尝试
巴恩斯基金会(Barns Foundation)在费城的新馆即将于2012年5月开放。而这座美术馆最为人知晓的可能就是关于其珍贵藏品去留的争议[4],曾有纪录片《偷窃的艺术(The Art of Steal)》专门讲述这件引起全美争议事件的始末。巴恩斯本人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传奇商人、收藏家、评论家,杜威的挚友。他收藏品味的卓越、脾气的怪异、教育理念的别出心裁都是超越时代的,因而他也是毁誉参半的。
他广受非议的创举之一即那种由其形式美学理论支配的安置藏品的方式:即不同于沙龙那种从下到上用油画挂满墙壁的方式,又不同于由古根海姆.佩吉引领的、其他现代美术馆广泛采用的、将画作如列队一般横向排开的画廊布展模式。巴恩斯采用的是一种大致对称安排画作的方式,如下图:
形式主义的逻辑并不新奇,但当形式主义与杜威教育理论在巴恩斯这里发酵的时候,一种新奇的体验出现了。他完全放弃了年代、风格、地域、材质的逻辑[5],反而根据油画、装饰画和物品的色彩、情感等形式因素来安置它们。他甚至还给每幅画欣赏的时候,配以不同的音乐。在这里,学员们[6]学习经过巴恩斯认可的审美准则,但绝非“年表式”的艺术史知识。这不同于贡布里希的艺术故事,也绝不与沃尔夫林的类似,是一种打破惯有思维、让观看者从多件看似无关的作品并置中,引发新的思考——正如巴恩斯所愿,他认为这种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一种学习和迈向成功的能力,从而成为民主社会中高效的参与者”[7]。但非常遗憾,没有任何关于巴恩斯为何如此安排藏品的具体自述,也许今年这个美术馆的迁移过程对作品的逐一取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
但无论如何,艺术史在巴恩斯基金会塞翁失马的搬迁事件中,巴恩斯基金会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也向更多的人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当多件作品被人为地置于一起,它就可以讲述它意在表达的故事——这一点上,巴恩斯是具有独特意识的。画面、音乐、教师的讲解,这让人想起BBC的纪录片《现代艺术大师》第一集的一处叙事策略:要讲安迪.沃霍尔的丝网画风格的形成,旁白交代了他凄苦的童年,唯一的安慰可能只在教堂;另一方面,因为童年的精神问题,在家中与杂志长期作伴,他的视觉思维中充斥了各种明星的照像。之后三个镜头的精彩组接,教堂中常见的金色背景的拜占庭式样的圣母子相、玛莉莲.梦露的黑白中景明星照、安迪创作的那幅著名的丝网画《玛莉莲.梦露》,如下图:
尽管巴恩斯的时代没有像今天如此之发达的多媒体技术,他是否受到电影的影响也无需考察,但不容置疑的是,他的做法和我们看到的这三个镜头类似,用自己的逻辑,利用多个图像,建立起一套艺术的叙事原则。这种混杂并置的挑战传统的逻辑在今天屡见,可在巴恩斯先生的时代却引来种种非议。历史常无法给挑战者带来掌声。
在符号学语境下,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单张图像的非常明确的不确定性;但当多个图片组接起来——如捕捉连续动作的“长镜头”,或者如表现逻辑的“蒙太奇”——意义就开始逐渐明确起来。实际上,即便是如《渴望和平》中采用的绘画嵌套、巴恩斯的作品并置,也与这里的蒙太奇效果相当,会在人脑中自然引发一种带有指向性的意涵,潜在地影响观者的感受。若辅以文字的内容,则以多重画面为主的综合性历史叙事成为可能。
黑格尔认为,艺术史就是史学书写从自在自为到达哲学层次的途径,因为艺术史提供了一条对人类历史进行从特殊性到达普遍性的认识途径,可以从中读出某个民族的历史内容和对生活方式的梦想。这是对艺术史的赞辞,但还不足够。黑格尔在自己的时代还无法看到20世纪中期后逐渐加速的图像爆炸时代,更无法预想到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可能性。
艺术史,比如绘画史,可以在“画中画”、构图借用、符号借用、母题借用等“图像嵌套”模式之中,也可以在“图像并置”之间,产生互文关系,并产生继承感和贯通感。旧有的信息和新生信息在或改造或拼接中产生,意识信号随时代变迁的过程可以部分展露,为艺术史应当之作为:透过历史来展现意识的变迁,真正内在的“心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