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17日,“刘菊清教授工笔花鸟画赏评”活动在北京百雅轩艺术沙龙成功举办。此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展示了这位83岁的老艺术家半个多世纪来的创作成就和在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刘菊清教授生于1929年,江苏常州武进人,从小受家乡名画家恽南田画派画风滋养,初中开始学山水画,后又师法恽派没骨花卉。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考上杭州国立艺专(后更名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华东艺专(今“南京艺术学院”)主要从事人物画的教学与创作。当时她的人物画创作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曾在两宋时期有过辉煌成就的工笔花鸟画,在建国初期已经历数百年的衰落,面临断代失传的危机。由于教学的需要,学校决定让从事人物画的刘教授改教工笔花鸟画,刘教授服从了组织安排,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对艺术的热爱,义不容辞地把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放弃了已有的人物画的教学经验和创作成就,凭借惊人的勇气和勤奋,从头钻研工笔花鸟。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在人物画方面的牺牲却换来了如今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开拓和丰收,换来了她教学上的桃李满天下。
她先是师从于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先生。陈先生逝世后,谢海燕先生又推荐刘菊清从学于画坛名家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几位名师高超的艺术造诣,博大精深的学养识见,大大拓展了刘菊清老师的视野,提高了她对中国画艺术的理解,并启迪她对工笔花鸟画形式美的探索,以及对作为工笔花鸟画深层内涵的中华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她一方面体验观察,潜心创作;一方面满腔热忱地把自己体会和经验传教给学生。几十年过去了,刘菊清教授不仅自己在工笔花鸟画创作方面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真情、细腻、灵气、脱俗”艺术创作风格;而且以慈母般的情怀,呕心沥血的传授,摸索出一套既快捷又生动地教学方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之中如江苏省美协副主席高云、北京美协副主席、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江宏伟、贺成、徐乐乐、喻慧等已成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届的中流砥柱,他们也正在把自己的心得传承给中国画坛更新的一代。刘教授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令其具有大师的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学者师,为师者范”是学生对刘教授的一致评价。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耕耘和默默坚守,刘菊清教授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和教学自成家法,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此次赏评会由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主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对刘菊清教授的艺术创作特点进行了如下总结:
第一,强调工笔画中的“写意”。
刘菊清的画之所以具有感人的魅力,在于她一向强调工笔画中的“写意”。大自然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基础,意境构思是创作的灵魂,意境,是有意、有情之境。强调“意境”的表现,也就是强调写意、抒情、言志、有我。工笔花鸟画用以描绘客观和表现主观的艺术形式是写实的、工整的、严谨的、细致的,其内涵则是写意的,“写意”还包括表现大自然的生机、意味等,主要是抒情、达意、表现画家的审美理想等。形象的写实、工整的形式与写意的内涵应当是水乳交融、有机统一的。
《美术观察》主编李一认为:“在工笔当中表现出写意画的特点,工笔和写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关系在刘教授的作品里面充分的反映出来。比如《临风听暮蝉》这幅作品,画中的柳树虽然用的是双勾的画法,但是里面的晕染、墨法也在工笔里面揉进了写意的手法。我们看到这幅工笔画写意的味道非常充分,这一点是一般画家难以达到的。因为一般工笔画容易画的死板,而刘教授的画工而不匠,工而写意,这不失为刘教授作品的一大特点。”
《临风听暮蝉》34 44,1999
中国艺术报副社长朱虹子说到:“刘教授的花鸟画中贯穿生命和爱意,打通了写生与写意的界限,又不失古典艺术的典雅、端庄,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中国美术研究院教授王镛提到刘菊清的工笔画在细腻中体现出“写意”的精神。画的是花鸟,写的是人的生命力、是诗的意境,而这种创作思想对我们当代工笔花鸟画很有启示:实际上工笔画也能够拓宽思路,也能写出很深的意境。比如《鸟倦飞而知还》这幅作品的空间感就处理得特别好。画面中的远山的处理在空间上是飘渺空灵的,鸟又非常清晰,立刻把意境表达出来了。而其题目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画群鸟返林,寄托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之情,意境高远。所以,刘教授的花鸟创作不光在创作本身实现的意境上可以给我们做一个示范,在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上也能够给我们提供启发。
《鸟倦飞而知还》98×75,1989
第二,题材、构思、和技法的创新与突破。
绘画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表现在题材新、构思新,表现手法也会随之变化,因为新的画法和新的表现技巧,都不会凭空产生,只有对大自然中某些情和状动情,想表现它而发现原有的表现方法不足时,才会为之探索新画法创造新的表现技术和技巧,这是刘菊清教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深刻的体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罗世平这样评价刘菊清教授的作品:画给人的总体印象很“新”,这个新并不是脱离传统。刘教授在早年的作品中清晰地表现出她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如何表现新生活的探索。她用新题材,走出古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题材局限,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新生活召唤新的时代精神,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对新中国的画家来说是巨大课题,我们在刘教授的作品中就能看到这样的绘画题材如何去表现,这样新的学术命题如何去解决,如何把画法、诗意和时代的精神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比如说《夜深沉》中萤火虫的题材非常有创意,尝试如何把夏夜里萤火虫的星星点点的微光表现出来,其画法在历代花鸟画中是一个突破。像《搏浪》这样的大画,在构思上怎么表现是有相当难度的,其效果让一种拼搏向上的时代感扑面而来。
《夜深沉》130 65,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