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界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画派——巴蜀画派。人们还没有说明白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是否要改名,这下又出现了新的话题。
这俨然像是推理小说中常用的叙述性诡计。尤其对于围观者来说,初看之下十有八九会搞不清楚四川人焦虑何在,四川没有艺术流派的话,那罗中立、高小华、何多苓、张晓刚这些响当当的大腕又是名出哪派的呢?
没错,他们正是四川画派。只可惜他们后面的那个地名是重庆。
这件事儿变成了常谈常新,但也不能说没想到。1997年,用某位人大代表的话说,“似乎等待了一个世纪”的重庆终于升级成了直辖市。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在发展上遥遥领先于四川其他地方的重庆带走了许多令四川人难以割舍的资源,这其中就包括了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
当时的一种疑虑是,分出川美,新的四川在专业美术院校这块将是一片空白。十年过去,四川美术界对“川美”这个名字还是念念不忘。2008年1月,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刘正兴提案建议:让四川美术学院的院名尽快回归四川。说易行难,如果四川美术学院只是简简单单一块招牌的话,“还”回去就是了,明眼人都知道所谓教育部关于高校校名的规定再麻烦也只不过是些行政手续,最要紧的还是川美享誉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名号这个无形资产。何况不重要的话,四川为何这样恋恋不舍。刘正兴的提议捅破了窗户纸,将四川书画家的心病昭然于天下,全国艺术已经开始由小众走上庙堂,艺术品市场也一片火热,尤其身在“艺术火炉”重庆之侧,相比之下,四川却在艺术发展上缺少显著成就、难以突破现状,一时成为当地媒体、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前一些艺术家就在酝酿中的流派一说浮出水面。
从某个角度来说,重庆正是四川之痛,而四川欲立派别也因此而起。只是不仅“川美”被重庆先声夺走,“四川画派”也早已如影随形而去。名称的问题又出现了。接下来,便是大家熟知的“西蜀画派”之论。最后,还是不要太小家子气,用“巴蜀画派”将川渝两地艺术家一网打尽。
这确实是一个叙述性诡计,中间充满了吊诡之处,该放下的没放下,所以直到尾声还是一团麻。“巴蜀画派”好像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是从头至尾,唯见川籍尤其是成都书画界人士在演独角戏,并未见重庆人士参与,最终的参与还是落在了“巴蜀画派”首次整体名字集结亮相上,巴蜀画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影响力代表人物、艺术实力代表人物一串长长又分外响亮的名单确实回应了当年邓小平对“川美”的殷切期望。
至少在短期内尴尬还会继续。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政府创意产业和创意英国首席顾问的菲利浦?多德赴蓉支招看来也搞明白了这件事,他说:“你们有非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有全球艺术圈都鼎鼎大名的张晓刚,也有巴蜀画派,这个画派我相信有不少优秀的艺术家,但遗憾的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还不被国外所知道。”
川籍不乏优秀的艺术家,更不缺少历史,溯往昔,四川美术学院本就是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和(重庆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的合并,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还一度聚集了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等响彻近现代中国艺术史的名家,但是纠结过往终究没多大意思,既然有了流派之名,还是真的发展出流派之实吧。
(作者系财经史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