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四川美院已在渝“生根” 十大美院院长不赞成回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22 17:29:22 | 文章来源: 华龙网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 

焦点话题:川美已在重庆“生根” 与会者不赞成回川

重庆直辖已13年。这些年,川美是否回川,引起诸多争论。两年前,成都市政协常委刘正兴提交提案建议,成都应和重庆官方开展接触,将四川美术学院这块牌子拿回去。昨天,十大美术院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不赞成川美回川。

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四川美术学院建校70年来,其国内外闻名。如果将现在的川美改掉名字后,会让人陌生,特别是不少从川美走出去的人,恐怕难以接受。

清华美院副院长何洁:川美这块牌子,重庆需要、四川需要,但事实上,川美并不仅仅属于重庆,也属于四川,属于中国。

上大美院院长邱瑞敏:川美是一个品牌,其承载着需要传承的历史,它已在这里生根,应保留这个名字。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没必要争,要过去没用。

天津美院姜陆:历史无法割裂,不改名,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与精神。

广州美院院长黎明:一所优秀的学校,不是属于某个省或某个市的,像北京大学,它不仅仅属于北京,它属于全国。

鲁迅美院院长韦尔申:学校的名字,不能以行政区划来划分。

西安美院王胜利:解放初期,我国的几大美院都是按大区域划分的,其中西南地区的美院为四川美院,华南地区的美院为广州美院。

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我赞成大家的观点。它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品牌。

 

川美70年

1959年川美挂牌

前身为四川省立艺专

1940年,成立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后经几次合并调整,成立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9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

群雕《收租院》成典范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的大型群雕《收租院》,成为划时代的雕塑作品和新现实主义作品的典范,被称为“雕塑史上的革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

“四川画派”声名鹊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罗中立的《父亲》、高小华的《赶火车》等一批作品集体出现。加上之后的乡土写实绘画,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主流的“四川画派”声名鹊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

“卡通一代”崭露头角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卡通一代为代表的川美新生代艺术家也开始崭露头角。

2010年建成新校区

计划容纳7000名学生

2004年,川美启动了大学城虎溪新校区建设计划,到今年已经整体建成,计划容纳7000名学生。在大学城的学校中,川美生态化校园别具一格。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