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08 14:38:05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11月14日,“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林菁菁个展”在宋庄美术馆二楼开幕。

《玫瑰物语》系列摄影中的每一朵玫瑰都是缝合过的玫瑰,玫瑰本是艳丽夺目的, 而玫瑰花瓣之上的缝合, 以无限平静的方式, 将毫不掩饰的伤痕平铺在我们面前。

也许缝合是为了回避凋零,延长花朵待放的时间?也许缝合,是为了凝固美丽?扯着针线穿过花瓣的一刻,轻轻撕裂的伤痕刺目得让人屏息受惊而疚心,仿佛看见正在飞行却忽然断裂的翅膀,是难以消解的沉重,也是不可回避的无奈。无论怎样,那些历历在目的针脚, 深深地扎进鲜艳的花瓣, 它静态的物质外观提示着一种动态的伤害, 伤口在无限温情的光源下, 倾诉难以适从的不安和矛盾。那黑暗中的光,对,我设计了那些眩目的剧场似的光,它到底是一种咄咄逼人的窥视,还是一份说不清的迷惘?

“物”是有记忆的,从我《物语》的第一个系列开始,我就着迷于这种记忆,它朦胧的气息, 可以代表一份非常私人的记忆,也可以是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它可以让所有平凡的瞬间都变得有归宿,也可以引发一种不知所措的惶恐,这对于鲜艳夺目的生命本身来说, 更象是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要知道,生命非常脆弱, 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暴力,禁锢,甚至坚持,都可以变成最危险最不被察觉的伤害。玫瑰虽有看似锋利的刺,实际却娇嫩易碎,无辜无助, 对未来充满了忐忑而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于伤害即毫无防备,也无力承当。

希望和绝望, 爱和伤害, 生命和死亡, 抗争与放弃,呵护和摧毁都只有一步之遥。

 

对情感的“补”给——“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张海涛

“女性在社会中被符号化的合影中,女性的空缺使女性与社会的关系显现更加局促。‘空缺’使拥抱和依偎导向冷漠、病态、紊乱、伪造、毫无归属。我仍然迷恋这种静态的呈现中藏着那动态的愿望,近乎神¾¬质的强烈愿望被一点一点地瓦解,像默默燃烧的烟叶¡¬¡¬我喜欢这种看似悖论的窘境,或者说,我为我看到并思考这种窘境而流连忘返。”——林菁菁《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创作手记

我第一次看到林菁菁的新作脑子里就凸现出一种强烈感觉:充满女性真实、细腻的情感和愿望。“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是这样的情感体现,这种情感是林菁菁的个人体会,同时又是针对当代艺术和当下社会人与人情感缺失现象的精神“补”给。《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中“要”和“永远”是人类的一种誓言和信念,对感情的执着体现。这里的“在” 的温情与作品中时常“剪”去的“不在”形成了悖论的心理落差,作品中300个拥抱着空缺的伴侣的婚纱照,制造了一个充满悖论的迷惑场景,在浪漫的粉色背景下“逝去与美丽”暧昧的同时存在,亲密的被女性的缺失和失语所瓦解。“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作者强烈的理性愿望“永远在一起”和作品中短暂缺失的“不在一起”相悖的不安,贯穿这次所有展出的作品。“我要”正是因为现实中情感不确定和危机感而迫切发出的声音,这里“你 ”也不是私人的你,他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你”,他(它)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可以是女人,也可是男人。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对情感的补给”含概了女性对物、对事的理想情感诉求,与“感情”的含义不同,它不仅仅是男女的感情;这里的“补给”语义双关:一是林菁菁作品中大多运用中国传统女性“缝补”的语言,另外这里的“补”给另有深层的意思:即情感的补充及失落、软伤后的积极心态。“情感”这个词在古代中国好像是女性的专利,因为女性时常把情感看得很重,时常又为它烦恼,对理想情感渴求的愿望多于男性。男性多讲仁义,专注于“国”,而女性则专注于“家”,古人说“家国和则万事兴”。由于关注点的差异,粗心与细腻,主内与主外的心理不同,而时常女性不自觉的感伤。而现今社会的情感µ¬泊缺失,更加深了女性心灵的焦虑。

林菁菁的作品中选用普遍意义上“家”中女性私物作为媒材,如:棉、衣、镜子、小盒、鞋子、床,玫瑰、柜子、照片。这些女性的私物多是具有可靠温馨的情感的象征,如:玫瑰——美丽与爱情镜子——完美、爱美之心鞋、床——舒适、温馨、可靠小盒子——留守、私密棉书——温暖、充实服——漂亮、身份片——记忆、美好

这些私物是女性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艺术语言的转换,给我们呈现出强化的个性感受。这些普通的现成“物”通过抽离填补、图像置换、正负形变化、重复、缩小等语言转换生成记忆、凝固、逝去、感伤等感受。然而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青春伤害,这些情感,通过“缝补”弥合的自我调整得到积极的抚慰,就像一个身体的手术,我们不能只看到伤害的刀口,而更多需要想到缝合后的健康。这样的作品与只体验和表现伤害的作品是不同的,作品里存有作者的心态和观点;另外我理解的这些私物的选择也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艺术家个人的私情感。其实这些补给的情感图像也不是“私图像”,如果这些图像一旦具有普遍性,所呈现的就不是一种个人的私人化情感。

情感的缺失是这个时代的症状,当代艺术与现实社会同步行走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也越来越远离情感叙事和体验。当代艺术中观念和情感叙事的结合也需要“补”给,个人体验被商业运作、推理、营销的点子所冲斥,很多情感沉浸在游戏、空洞、概念、哗众取宠的娱乐化边缘,缺乏真诚细腻的情感。林菁菁作品中图像特征大多运用了纪实和叙事的图像,这些图像的情节具有真实性,也避免了作品空洞和概念。

生于70年代的艺术家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的体验者,青春的愿望被强势主流意识或西方文化力量推动下使我们不由自主的找不到了自己。作品《物语》《没有人知道我在那,也没有人知道我不在那》作品中抽离的人如一个隐形身份,像是一个被忽视的个体。

“新闻叙事”中物化的记忆代表着一份私人的记忆,然而作者放弃了“对私人记忆的迷恋,记忆中个人的个性愿望和感性被模式化抹去。作品中“在与不在”的相悖状态,体现了记忆中的特殊年代一个个体的无奈心理,“新闻记忆”将感情延异到现实中大的背景记忆中,作品中离我们最近、最中心的主体空缺及可口可乐的西方流行文化符号的并置,提示了我们对主流和西方文化伪善情感的质疑和对于“重要与不重要”、“存在与消失”、“知与不知”“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思考。

“‘私人记忆’中空缺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面容,由于面部的缺失,一个人的记忆变成一个时代的记忆,私人记忆被修改了,被历史化了。被伪造成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私人的怀念被暧昧地µ¬化了。”——林菁菁《没有人知道我在那,也没有人知道我不在那》作品手记

《物语》作品中这种西式服饰婚纱照的拍摄,到了中国对于青年的情侣,变成了一种永远约定的方式和对幸福的符号化的姿态,似乎成为了一种惯例。就象“玫瑰”与“戒指”在婚姻中形式化的意义,也是女性自我安慰的方式,然而作品中“缺失”的形象和一切照片本体透出的“物化”的精神,使我们联想到了时间无情的流逝和死亡感。这种脆弱的可变性又需要作者平静“补”给(缝合)加以心理抚平和调整。“感伤缺失与情感补给”也是个体女性及所有女性一生永恒的话题。

“关注女性的衣裙,‘物’实则出于我对身体的关注。身体可以是伤害的对象,可以是自相矛盾的存在,可以是一种征服,可以是一种交换。‘身体’的缺席是对‘栖身之所’提出了异意。‘不在场’拒绝了通俗意义的‘圆满’和‘美满’,‘不在场’并不抹去‘存在过的痕迹’,而与之相反¡¬¡¬ 我想强调“存在过”本身的真实。那么,存在过和缺失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存在”过对于曾¾¬存在于的那个空间的意义是什么?存在的是ˬ?¡¬¡¬.” ——林菁菁《物语》作品手记

《我要远飞》、《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永不分离》在温暖充实的知识情景与家庭记忆中,飞翔的形象被抽离补给在虚空中,并对抽离形象加以缝补,这些语言与形象都是青年女性对现实与理想的生存状态的焦虑。《我想要去远飞》中空缺的飞翔,成为女性愿望释放的恐慌。

“我要远飞、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永不分离”是艺术家的理想的心声,但与作品中的失落感伤形成微妙的悖论,这也是艺术家强烈的愿望与现实的落差。“‘飞’似乎是从近乎‘不真实’的‘真实’中的一种脱离,从熟悉和近亲中脱离,从安全和乏味中脱离,从虚假悲伤中脱离,再也没有什么比现实如同幻觉更令我们不知所措了。”——林菁菁《我要远飞》作品手记

作品《玫瑰•玫瑰》对玫瑰的“缝补”,以无限平静的方式,小心翼翼地体验一种伤害与抚平带来的不安和矛盾。

“也许缝合是为了回避凋零,延长花朵待放的时间?也许缝合是为了凝固美丽?我的手,扯着针线穿过花瓣的一刻,轻轻撕裂的伤痕刺目得让人屏息、受惊而痛心,仿佛看见正在飞行却忽然断裂的翅膀,是难以消解的沉重,也是不可回避的无奈,无论怎样,那些历历在目的针脚,深深地扎进鲜艳的花瓣,它静态的物质外观提示着一种动态的伤害,伤口在无限温情的光源下,倾诉着来自女性的难以适从的不安和矛盾。”——林菁菁《玫瑰•玫瑰》作品手记

现实生活中新新人类的真诚情感越来越被流行文化、虚拟网络的人工情感所代替。科技发展使人与人的见面方式都有所改变。“千里送鹅毛 ”“有朋自远方来”的惊喜逐渐变成虚拟、人工化的二手体会,往年快乐的记忆逐渐变成近者老死不相往来及不明身份的宅男宅女的娱乐化交往。80-90年代的¾¬济浪潮使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物质、社会中人的岗位不确定、身份暧昧加剧情感的µ¬泊和不信任。道德的伦理刺激的都市化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缺少情感的真实。理想的情感与现实的距离使人的身心纠结,心灵脆弱而如覆薄冰。然而林菁菁的作品中运用了独特的“补”给(缝合)的语言,表现的不仅仅是身体表层伤害的体验,更多的存留着艺术家对事、对物同时感应的理想情感和人生观,也是艺术家对艺术与人生积极心态的表现,在现实社会与当代艺术中情感缺失的年代,这样的作品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

2009.11.6于宋庄美术馆


 


 


 

1   2   3   4   5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林菁菁简历
· 宋庄美术馆14号展讯
· [专稿] 文化遗传因子Meme Tracker
· 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