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瓜熟蒂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19 02:08:1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文/王磐德

作家著文,诗人作诗,都是有感而发。画家作画也不例外。如何将心与笔更好地表达心声,这是一个画家应该毕生探索的问题。这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画家不断地实践和创作,形成自己风格面貌的过程。

如果没有情,不可能画出好作品,再高超的技巧也是为了表达感情服务的,感情没有了,技巧又焉能存在?

形式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一幅作品采用何种形式,是由它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的。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有些人不想下苦工夫,在形式的探索上尝到一点甜头后,不管表现何种内容,都是用一种手法,以不变应万变,画面上形成一种符号的编制和排列,而忽视了对事物、对生活的不同感受。这种现象在当今中国画坛呈愈演愈烈之势,致使许多刚入道的画者不去下工夫打基础,深入生活,发掘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就直接进行某些符号的编制,这实在是对形式的一种片面理解。

绘画的形式和技巧,不存在新与旧的问题,而要看形式和技巧是否与画面所要表达的东西相吻合。不能孤立地以形式的新与旧来评判画的高低,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绘画面貌和特点。

笔墨,从外表看好像是孤立的技巧性的东西,但它实际上反映着作者的艺术追求及各方面的修养,表达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八大山人作品的孤傲、冷漠,齐白石作品的质朴、天真,黄宾虹作品的浑厚、华滋,每一根线、每一个点,都体现着作者对艺术的不同感受。在临摹时,不能只看前人用了什么技巧,而应探寻作者为何这样表现,从各方面透彻地理解作品,而不仅仅是临摹作品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作者的创作思想。

许多人想自立门户,想当大师,不甘寂寞,急于求成,这是否遵循了艺术的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语言和风格是好事,但个人风格是艺术家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瓜熟才能蒂落。没有对现代各种流派作品的深切了解和研究,没有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的透彻认识,缺乏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是不会创造出成熟的个人艺术风格的。

大凡做学问的人,都要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更不为时尚所左右,认定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有所成就。时尚的东西,可能在一时很火,但不会长久地风光灿烂。好的东西,就像陈年老酒,时间愈长,香味才愈浓。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当代水墨:仅仅关注笔墨情趣不可取
· 走近祖先文化——萧墅文思随笔墨痕(四)
· 笔墨五十年
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亮相杭州
· 笔墨风流徐惠泉
· 笔墨积微,真思卓然——评韩朝的山水画艺术
· 笔墨风格
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