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平
版画是中国历史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藏文化和艺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品种构成。她表现形式多元,独具装饰性和现代感,极易与现代生活、居家艺术相得益彰。然而,具有人文亲和力和适宜价位的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在市场上却并不活跃。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为何难见重量级版画作品?难道版画与当代艺术水火不容?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苏新平教授。
中国版画的前世今生
所谓版画,是指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不难看出,版画是艺术与印刷技法相结合的产物,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向艺术王国的窗口。
关于中国版画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期镂刻于龟甲、铜器、陶器等的文字符号。上世纪前中期,版画曾十分流行,一度化身为社会宣传和政府推广的艺术形式。此后,由于改革开放、观念更新,版画在语境变异和视觉革命中,开始了材料技术和精神内涵的重构,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苏新平告诉记者,版画变革、演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单一、封闭、附属型,向多维、开放、自主型演变,由一般性政治宣传、浅层次反映生活走向个体内心深处的世界,版画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精神文化品格。在版画的发展重组中,学院版画走在了最前沿,以学术性、探索性、艺术语言的纯粹性为特征,挑战传统审美模式,把中国版画推向了新阶段。堪称中国版画的“中流砥柱”。
可以说,不断挖掘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使版画的版种、版材得到空前拓展。从传统水印木刻到“三版”(铜板、石版、丝网版画),中国版画制作趋于成熟,已渐发展为全方位、多版种的艺术品类。一批优秀版画家的作品以其精良的制作技艺、独特的思维和文化内涵,在全国版展以及国际版展中彰显光彩。5月27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铜板、石版、丝网版画展,将中国的“三版”精品迅速传播,这些艺术思想活跃、形式语言创新的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中国版画的时代创新”。
版画与当代艺术的不解之缘
因转型而切入当代,因裂变而形成多元格局,事实证明:版画的革新是合乎规律的常态发展。在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中,有不少人正是学版画出身,如方力钧、徐冰、刘炜等。甚至有人说,学版画的比学其他画种更容易往当代艺术、当代观念的方向走。作为学院艺术教育的版画样式,与具备现代精神和现代语言的当代艺术,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这得从版画的历史说起,在明清时期,版画曾作为文学的一种附属品形式出现。到了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版画则成为有效的政治宣传形式,这就使版画具有突出思想观念的特性,能给人以理念的冲击。苏新平认为,时至今日,版画的制作往往需要一个团体来完成,艺术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和技师、工人合作,这样的工作方法使创作者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外向。而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恰恰表现为开放、合作和互动。因而接触过版画的艺术家能更容易融入当代艺术的领域。
从版画走向当代艺术,苏新平本人正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成功的实践者之一。出生于内蒙古的他以其朴拙的绘画风格、敏锐的现实透射力及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活跃于世界当代艺术舞台,他的创作多以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的进程为前提,通过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性基因,再运用版画的艺术手法,表达具有其个人符号特征的文化情怀。在创作过程中,苏新平运用过多种艺术样式,不仅有版画,也有油画和装置。但他告诉记者,即便是他的油画作品,也仍然有着鲜明的版画风格,版画已成为他艺术语言的基础。“受过严格的版画训练,对从事当代艺术有益。”苏新平说,版画的严格训练使他的艺术生涯受益无穷。前期的严密构思、严谨的创作步骤,最适合以观念创新为特征的当代艺术。同时,版画艺术使他练就了把握黑白大块面对比的造型能力,这就形成了他特有的艺术语言。
可复制=没价值?
苏新平认为,版画表现的题材可以很广泛,形式语言也十分丰富,各种版种的版味、印痕和肌理,都潜藏着独特的趣味和精神内涵。挖掘版画的潜力,应充分发挥版画本体语言的艺术魅力、作品内涵和形式美感,发挥版画现代感、装饰感和复数性的特长,认真研究版画的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充分表达某种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
中国版画经历过漫长的历程,其艺术价值在国际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5月14日的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被称为是“中国版画在国际艺术领域表达话语权的新举措”,中国版画在与国外版画的同台竞技中显示出别样的活力。对此,苏新平表示,中国版画队伍的质量一点都不差,中国版画艺术在创造性与审美性上已能与国际艺术接轨,只是缺乏社会普遍群体的认识。由此可见,真正推动中国版画创作的力量除了靠表现技巧和思想表达上的钻研,还需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版画,这样才能最终给版画的创作者打一剂强心针。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版画的技法及主题很重要,但中国的版画要发展,还应“走向大众”。
的确,有着长久历史的中国版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并不受青睐,中国版画的市场价值表现与国外市场有着很大落差。与国内备受关注的油画与国画比较,版画的市场分量与价格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版画与油画是可以相提并论的,版画一直是欧美国家艺术品市场中销售量最大的画种之一。据了解,在欧洲,版画是进入家庭的,堪称最具大众性的艺术品。这主要是由于版画可以相对重复印制,价格比其他艺术品相对低廉,适合许多有艺术需求的家庭收藏与装饰需要。此外,随着当代印刷科技的发展,版画也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这符合当代消费者的欣赏习惯。
而目前,中国版画既没有进入日益增多的对艺术有需求的家庭,更没能广泛走进众多收藏家的视野。据分析,导致中国版画市场不温不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版画的“复数性”不符合藏家要求的“唯一性”。大多数人认为版画只是一种复制品,或者是油画原作的“拷贝”版本,没有多大价值。但是,苏新平告诉记者,版画虽然可重复印制,但印制的过程中有着艺术家的创作参与和定额限制的信誉保证,也可以呈现出稀缺性与收藏价值。
名家限量版画或成收藏新宠
苏新平说,许多富有艺术造诣的艺术家用版画进行创作,这些版画作品已经被收藏界关注,版画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名家版画有着原作的风韵,由于受到“复数性”的限制,其价位相对较低,但因为是名家真迹,也就兼具了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因而成为原版艺术品的补充。随着名家原作的不断升值,其限量版画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提升,这就使名家的版画作品呈现出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此外,版画有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与丝网版画等版种的不同,各版种又因制版与印刷技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版画可以表现的题材十分丰富,因此对收藏者来说,必要的鉴赏力和前瞻性也十分重要。由于版画的印制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性工作,因而每件作品一般都有印额的限制,这也就决定它的收藏价值。如毕加索、米罗等人的版画原作动辄上万美元,有时在拍卖行甚至能以数十万美元的价格拍出。
就如巴菲特所言,“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当前,国内一些拍卖公司与画廊已捕捉到市场走势,他们通过组织拍卖、展览与策划等活动,已使许多收藏者开始了解、接纳并关注版画艺术。当然,在版画收藏中,除了关注版画作者的名气之外,收藏家也十分看重版画作品本身的收藏价值,如作品的观念、感情、题材、表现形式等。
进入21世纪,艺术已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拥有享受艺术权利的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也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和多样性。因此,开启中国版画进入市场的通道,让中国优秀的版画艺术融入社会、沟通大众,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的历史意义。虽然目前版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还不是炙手可热的收藏资源,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版画创作的风格多样化,那些既有学术性、装饰性又有现代艺术感的版画作品,总有一天会进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的投资品种。如同苏新平说的,“中国版画市场当然有潜力,这毫无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