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策展人难成职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7-28 18:39:56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策展人应保持独立影响力

  著名艺术评论家尧小锋认为,策展人是非常基础的工作,一个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国际视野、活动能力强、人品好和人格独立的人才能做好这项工作。策展人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学术评判引导艺术品市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收取策展费、写学术文章、学术著作和文艺评论的稿费。策展人最关键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学术引导,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推向市场,供市场选择,以推动艺术市场的繁荣。

  中国很少有纯粹意义上的策展人。现在的一些策展人难以抵制诱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商业运作,其公正性和学术性很难保证。策展人只有保持中立态度,才能对学术的健康发展起关键作用。

  策展人选择艺术家,一般都选跟自己利益相关的艺术家,例如自己画廊或艺术机构代理的艺术家、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个人喜好的艺术家等,只有很少一部分从学术角度选择学术评价比较高的艺术家。

  尧小锋介绍道,国外策展人一般都是从商业利益考量,选择在学术评价上比较能够“站住脚”的艺术家,从而树立学术权威,给市场提供判断标准。国内的策展人获得认可的就比较少,就是因为他们不能保持中立的态度。而一些比较有威信的策展人,随着市场的火爆,也逐渐变质了。在以前艺术市场没有这么火爆的时候,策展人策展都比较专注于学术,举办了“85新潮”、“后89”等成功的展览,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没多少年,有一些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许多新的观点,策展人通过敏锐判断,推出了这些作品,展览十分成功,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策展人越来越商业化

  尧小锋指出,目前国内的策展人越来越商业化,靠关系推艺术家。而一些学术策展人,为了保持他们的学术良心,基本上很少参与策展,而开始从事其他艺术活动。例如著名策展人栗宪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国内首屈一指,现在因为看不惯策展人市场化,所以很少参与策展,转而为一些年轻艺术家做一些铺垫性工作。

  策展人一般兼有多重身份,有的本身就是画廊的老板,直接参与画廊运作或者占有画廊股份;有的办艺术类杂志,掌控话语权。这样的策展人可以通过在画廊里运作或者通过杂志宣传跟自己合作关系比较紧密的艺术家,他们写出的学术文章,由于受利益关系的驱使,大多是溢美、吹捧之词。

  策展人“各立山头”,缺乏独立性、公正性,一般每个策展人都会负责运作几个艺术家,所以策展人之间会经常互相打压,也经常会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情况,给艺术市场带来极大的混乱,造成一些青年艺术家盲目跟风,对学术发展极为不利。

  著名策展人费大为说,现在有很多展览在策划上仍然是很严谨的,但是也有一些策划人并不讲究这些,这一方面的原因和目前“快速消费”的时尚有关,另一方面是和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些策划人的水准有关。国内的展览系统尚无一个专业而独立的系统,因此策展人多是依附于商业机构的活动为主,也为一些独立的展览工作,但是这些展览基本上没有机构的学术标准去衡量,在价值判断上具有很重的“江湖性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一些相对专业的标准,策划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也有可能更加专业一些。

  中国“独立策展人”难成职业

  费大为讲述了策展人(Curator)这个称谓的由来。它原来是美术馆里的一种学术职称,相当于大学里的教授,研究院里的研究员,需要国家专业机构认可并正式授予。在日本美术馆系统这个职称被翻译成为“学艺员”,以显示兼有学术和艺术之职能的职务。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术馆和展览系统的扩大,产生了独立策划人这一职业,因此策划人/Curator也可以是美术馆编制外的人员,不一定要国家专业机构的认可。

  策展人制度对艺术展览体制的巨大推动作用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和鼓舞的信号,但这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策展人制度发展中的问题。

  “在国外,策展人通常都是独立的自然人,即‘独立策展人’。他们按照自己独特的学术理念来策划组织艺术展览,其策展身份是不隶属于任何展览场馆或组织的。而在中国,则不是‘自然’的,是存在法人关系的,比如由机关、博物馆、学校等担当此工作。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寻找挂名单位或策展的背景支持,这样就造成了对策展人身份的一种消解。”邹文告诉记者,“1996年那时我想自己策划个展览,但周围的所有人都先问我‘你代表哪里’。当我回答‘代表我自己’后,所有的人都惊诧不已。”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都由权威的批评家做策展人。许多重要的国际性大展都是由策展人确定学术主题,再根据学术主题选择艺术家,选择艺术作品。“这种运作方式无疑是最符合学术规范的。”邹文告诉记者,“国外的独立策展人非常活跃,主要是由于国外的美术馆和基金会愿意与独立策展人合作,使得独立策展人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自由职业。许多大型展览,包括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都是由独立策展人操作而成的。由于对独立策展人身份的认同,艺术家们对他们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乐于配合他们的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得意忘形——展览现场
· [专稿] 刘文个人当代油画展
· [专稿] 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2008
· [专稿] 石头青年——张宁雕塑个展
· [专稿] 朱进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