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海外

听说萨奇已经物色好下一批的YBAs?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09 13:16:26 | 文章来源: artspy艺术眼

新的YBAs仍由查尔斯·萨奇经手

查尔斯·萨奇

 

对传统艺术爱好者来说,1997年的那场“感觉(Sensation)”展览无异于古罗马历史上的一次“屠城”灾难,拥有悠久历史与众多艺术大师的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被一批称为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的“恶童”袭击,带领者是英国收藏家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那时候的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翠西·艾敏(Tracey Emin)和马库斯·哈维(Marcus Harvey)还少艾轻狂,他们满不在乎的跟在萨奇后面,用当代艺术颠覆了一个年代的艺术历史。

 

达明·赫斯特

 

 

达明·赫斯特的鲨鱼

 

12年在浩瀚的历史里不过是一眨眼,但对当年这些走在潮流前沿的人们来说,却是足可铭记一生的时光。当年的“恶童”,如今已变成跟普通人一样会一边看报一边抱怨税率的中年人;而跟着萨奇屁股后面的藏家们也因为经济危机而运气转低,美国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亿万富翁Steven·Cohen便是其中一位。前不久,他抛售掉曾经持有的苏富比股票,虽然经济上没有损失,甚至还赚了一笔,不过这位曾经花了650万美金买下赫斯特鲨鱼的藏家,最近却把自己收藏已久价值4.5亿美金的艺术品放到了苏富比纽约拍卖台上。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样的大动作只说明了一个事实:为了弥补损失而做出的补救措施。

同时,据美国一家艺术借贷公司ArtLoan最近报告,他们的业务增长主要来源是捉襟见肘的藏家们。问题是,当萨奇开始准备在他的切尔西新画廊举办第一个英国艺术群展,这位无往不利的名人能否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重现当年“点石成金”的神话呢?新一代的YBAs是否将要破蛹而出?

俄罗斯试水 来年登陆英伦

 

翠西·艾敏的招牌表情

 

 

 

 

曾经的YBAs是拍卖场的宠儿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举行的群展“Newspeak: British Art Now”(直到明年1月17日结束)在来年夏天便会转移到伦敦继续展出,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中一位参展艺术家将从萨奇最近跟BBC2频道联手推出的一档“萨奇学校”艺术新星选秀节目中挑选出来,这位初出茅庐的幸运儿将与另外23名艺术家参与创作。不可避免的,“Newspeak: British Art Now”肯定将被与1997年的“感觉(Sensation)”做比较,从展览的艺术影响力到艺术家的金融市场,等着看好戏的人们不会对此表示安静。

萨奇对此表示:“‘Newspeak’比起‘Sensation’少了粗鄙的野蛮与劣等的元素,虽然没有那一年的话题声大,但是新的年青艺术家已经悄然的出现在英国的艺术舞台上了,所以我决定出来做点什么,让新人站出来,堵住一直笑谑“自从YBAs诞生后英国艺术就止步不前”的无聊人士的嘴。

其他人对此也有看法,一位匿名读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至少萨奇还是坚持了当代艺术,虽然他跟达明·赫斯特在华莱士收藏馆的油画展惨败收场后为自己辩解是—名普通画家的行为差不多,但至少,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路线。至于翠西·艾敏,在用各种大胆的视觉艺术成功娱乐大众过后,也没什么动静了。接下来的这一批新YBAs将会在‘萨奇力量’下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支持“萨奇学校” 反对“萨奇力量”

巴黎酒吧(Paris Bar Berlin)

1993, Oil on Cotton

212 x 382cm

 

Kellner Des…

1991, Oil on Canvas

200 x 240cm

 

同是艺术圈中人的Melissa Mailer-Yates认为“萨奇时代”一去不复返:“我敢说,大家已经成长,不会再被萨奇等人所控制,他们仍然是艺术顾问和商人,仅止于此而已。现在,人们已经拥有自己的看法,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依靠自己做出选择,而不像以往那样被权威人士牵着鼻子走。“萨奇学校”节目听起来不错,是时候‘授权’给大众了,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每一个人都有权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否可行以及是否正确。

“萨奇学校“真人秀节目的推出反响不错。人们支持这类节目的展开,这是一个接近长期以来一直以清高示人的艺术圈的好机会;对于卷入金融危机漩涡长达一年还未起身的艺术界来说,放下高傲,亲近普通大众,未尝不是一种刺激艺术市场的手段。

尽管今年的ArtReview杂志的国际艺术权力100榜单上的座次掉到72,“萨奇力量”仍然不可忽视,作为鬼马级的画廊家,查尔斯·萨奇把自己众多藏品中的两件拿了出来放在今年佳士得国际秋季拍卖场上,马丁· 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 的《巴黎酒吧》(Paris Bar)和Kellner Des…(Waiter Of…) 分别以228万英镑和11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都比估价高出了一倍。熟悉萨奇一贯手法的人,纷纷猜测这笔收获不小的钱款将投资在还未知名的艺术家身上。

艺术投资顾问Bridget Brown先生如是评价查尔斯·萨奇:他真的很擅长发掘新人(艺术家),每当一个新人有好作品做展览的时候,你都可以在那里见到他,而且他往往会早到;当这些“天才”还懵懵懂懂的与不成气候的艺术商合作的时候,他就会先下手把他们囊括到自己旗下。不过也不是次次精明,偶尔也会动作慢一些,像苏格兰艺术家彼德·多依格(Peter Doig)的作品就买的晚了点,不得不说,萨奇具有做收藏家的天赋——近乎偏执的主见与追逐财富的欲望。

那么,他能空手制造出一个艺术超级明星吗?答案是不可能,尽管Brown先生对萨奇很钦佩,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坦率的摇头,“买低卖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艺术商们处心积虑的对艺术家进行商业操作的过程里,一件糟糕的拍卖品也很可能混匿其中。批评家,博物馆高层和策展人在整个活动中,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达明?赫斯特也许比起大部分艺术家要出名的快一些,除了萨奇提供的捷径,他自己的商业灵敏度和对自己天赋的推销也功不可没。

不可否认,查尔斯·萨奇在12年间,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我们现在很明确的知道:查尔斯·萨奇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助创造了当代艺术世界,没有这个前提,YBAs中的任何一员也甭想从中获利。

艺术与市场 谁说不可兼得

回顾一下当年YBAs横空出世的情况,也并不像现在的记录里渲染的那么锐气不可当,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对当代艺术持迟疑跟保守的态度,伦敦跟纽约的艺术圈看起来一片死气沉沉,藏家伸出五个指头就输得出来,大家不知道泰特(Tate)博物馆,对画廊也没什么概念。1990年的时候,萨奇开始频繁出现在YBAs的展览现场,一直到1994-1995年间,萨奇才开始用艺术来挣钱,从那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色的艺术商,自然而然,萨奇的影响力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如果说这一次的“Newspeak”跟当年的“Sensation”得到的反响距离太大,只能摊摊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间改变一切。

经历过艺术圈的风风雨雨,查尔斯·萨奇对艺术仍然有常人不可及的欲望。他是真的乐在其中:当他走进一家画廊,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脸上会放出光来,即使不说话,身体语言也会非常坦率的表达出来。而且萨奇的艺术生意做的相当大,并不满足只限于伦敦。

去年的时候,萨奇用自己藏品中的一部分组织了新美国艺术展览“USA Today”,带给了冬宫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一抹亮色;让我们来猜想一下,英国的“Newspeak”展览登陆圣彼得堡后,会给俄罗斯艺术界带来怎样的风暴?

一位“常驻”伦敦的俄罗斯艺术商人认为萨奇的举动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捞金策略。“很多策展人,批评家和画廊老板都希望让人们相信俄罗斯藏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完全是错误的:尽管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去年花了4300万英镑买走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作品,不过这是圈内公认年度“最没脑子”的一次交易。

然而,这可被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预言——无论是藏家们真的从萨奇手里用高价买走艺术品还是用这样的说法来试图推动市场,查尔斯·萨奇都不会两手空空,不过,他的艺术家呢?这个很难说了,是否能得到“萨奇”光环的照耀,只能留待到时求证。

1   2   3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金叶绘画”赢特纳艺术大奖 获奖者历届年龄最长
· 迈阿密海滩艺博会 美国藏家讨价还价
· 雕塑“美丽的村上隆”前凸后翘 在台湾迅速走红
· 罗浮宫要开分馆:2012年建成将展出360余件展品
· 理查德·赖特赢得2009年特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