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家在苏州园林写生
10月18日,“2009对话园林——中美当代艺术交流展”在苏州雨村美术馆开展。王南飞、葛辉、沈俊杰、王绪斌、黄君辉、贺文斌、Anne T. Kmieck、Jenny Bulthuis、Ken Marchionno、Niku Kashef等18位中、美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以其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的鲜明对比,吸引了当地艺术界人士及众多市民前往观看。
参与此次写生创作活动的艺术家共18人,美方8人,他们的创作形式比较丰富,有摄影、装置和油画;中方10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苏州,作品形式包括油画、行为和现代水墨。围绕“对话园林”的主题,两国艺术家从不同的视角,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了人们印象中的园林和苏州。此次写生创作活动从10月8日开始,为期10天。展览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艺术家提供的早期作品组成,另一部分为园林现场采风写生作品。
记者看到,展厅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Niku Kashef的《108个心愿》。来自美国洛杉矶的青年艺术家Niku Kashef,在创作上喜欢通过探索的途径去提出问题。她来到苏州后,就带着一些小纸片上街“收集心愿”。由于不懂中文,她请人做了一个纸牌,上面写道:“我是一个艺术家,我在收集您的愿望,包括健康、财富、事业。如果您有一个愿望,那么请静下心来,闭上眼睛想一想,然后写下来。”街上的行人对此感到好奇,很多人踊跃参与,认真写下自己的心愿:“我想要一套房子”“女儿更美丽”“近期增肥以后再说”……于是便产生了这件非常有趣的装置作品《108个心愿》。
另一件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是来自美国加州的夫妻艺术家Ken Marchionno和Kim Abeles的一幅百米“摄影长卷”。据介绍,这幅作品是由1500张照片拼接制作而成,画面反映的是英国西布罗市的一条中心街道,行人和建筑的自然组合,让参观者仿佛在亲身游览这座岛国小镇。
与美国艺术家别出心裁的艺术样式不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仍然以架上绘画居多,且题材往往局限于描绘具体的园林形象和符号,表现形式显得较为单一。“对话园林”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芸表示,这种对比说明两国艺术家在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在过去,中西艺术家之间的不同主要在画种:西方人画油画,中国人画国画。现在,中西方艺术家的区别变成了样式上的不同:中国艺术家还是以架上绘画为主要的艺术样式,而西方艺术家已经把艺术变成了一个很庞杂的东西,他们的作品有绘画,有拼贴,有摄影,有装置……在中国艺术家那里,艺术还属于某种东西,在西方艺术家那里,艺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王瑞芸说。
王瑞芸认为,苏州雨村美术馆举办的这次“对话园林”活动之所以可贵,或许正在于这两点启示,一个来自国外: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属于一切人的东西;另一个来自苏州自身,即被视为世界珍宝的园林,已经把普通的一石一木皆化成艺术。“这两点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艺术范围的扩大。扩大艺术范围远比琢磨笔墨构图重要得多,笔墨构图提高的是绘画的质量,而扩大艺术范围则是扩大我们的心胸——让它更开放,更善于接纳,其结果是提高我们人生的质量。”
在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担任艺术教授的Winifred Mc Neill坦言,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走进幽深雅致的苏州古典园林。“这里的一切太美了,我准备用比较简单的色调来表现这些建筑和植物。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展览中可以表达出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王瑞芸说,苏州园林在这次特定的“对话”中,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被观察和描绘的对象,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体现了中国人在起居饮食,行走坐卧中建立起来的艺术状态:和谐、优雅、灵动和婉转。一石一瓦,一草一木皆可观、可游,在楼台回廊,叠石流泉,俊木修竹之中,人和自然万物神交而相通,人在生活里获得了艺术的感受。“选择苏州园林,正是发现了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最好范例。”
苏州市文联副主席朱建华表示,雨村美术馆举办此次中美艺术交流展,通过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相互碰撞,相互结合,并从中寻找出文化发展上的交叉点和共通性,产生共鸣,这对苏州本地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都有一定的推动力。
雨村美术馆负责人陶李香说:“这次写生创作活动,园林只是一个切入点,实际上,‘对话园林’也是对话苏州,对话中国文化。展览本身也许并不重要,中外艺术家之间、艺术家和公众心与心的交流才是最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