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艺术品格不可丢弃——对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04 22:55:41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国学研究院(油画)  陈丹青
 

带阁楼的房子(油画)  何多苓

文/张祖英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西思潮交流碰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中国的油画艺术呈现了新的格局。一方面是潜心向欧洲油画的优秀传统学习,短短的30年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大大深化了中国油画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向西方现代油画的横向开拓,借鉴研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拓展了艺术视野。社会价值取向和审美理念的变化,使中国油画的面貌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当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问题。这里从当今油画的现实状况出发,谈几点看法。

批判性不等同于个人情感发泄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国写实油画艺术进行现代转型。问题是如何转型,转向什么方向?一部分画家包括一些已成名的,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满足于个人的小天地,缺乏创造和进取精神,艺术上处于停滞状况。

作为人的精神表达,艺术本应有教化、审美、批判、娱乐等多种功能,但是西方当代艺术潮流把批判性、揭露性作为主要功能,甚至是唯一的功能。应该说批判性对于推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但严肃的批判性并不等同无节制的个人情感发泄。

为迎合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需要,部分当代艺术丑化或者片面表现社会现象,一些新、奇、怪,违反审美规律,甚至于妖魔化中国的作品在艺术市场和传媒上广为传播。由于流行的当代艺术不少是以西方观念和价值为标准进入市场的,产生了另一种概念化和单一化的商品画倾向,有人称之为“政治商品画”。一些作品,在国际炒家的操作下,出现在国外一些博物馆和美术馆,反倒成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形象代表,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歪曲。而国内有些艺术画廊和艺术机构缺乏艺术鉴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责任感,从单纯的经济利益出发推波助澜,直接影响了油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绘画表现力被忽视

以往我参加过众多重要展览的评选工作,发现画照片、抄照片或运用图片喷绘作为创作的底稿,成了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在收集创作资料时,照相机确实为创作提供有效帮助,但机器毕竟不能代替思维。不是说不能借鉴摄影图片,实际上几乎每个画家都在使用,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把写实油画的终极目标变成模仿照片,而丧失了艺术创造的主动性,那摄影完全可以替代绘画。更不用说现代的摄影技术已十分先进,甚至研究追求绘画感来改进摄影艺术效果。关键是要在摄影和绘画间有一个转换过程。特别是现今一些当代艺术,更可见到大量的使用图片或用图片喷绘加工,甚至用所谓的新观念凭空捏造,去取得所谓的震撼效应。忽视对绘画表现力的重视和研究,必然会导致艺术能力的倒退和消失。本来这是一个常识,今天之所以重新强调这个问题,有其现实的必要性。例如大量复制西方图式的平面当代艺术作品。现代艺术固然讲究平面构成、平面性,但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看,讲究平面性不等于平涂,而是色彩关系的压缩,达到简洁、整体的平面性构成绘画效果,否则造型关系的简单化就会丧失艺术表现力和塑造的丰厚性等等。所以只有意识到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油画艺术的特质,顺着时代发展的脉络,才能不断有新的创造。且由于缺乏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对绘画表现力的研究,只剩下空洞的概念,随着喧闹泡沫的破碎,最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值得重视的是,当今艺术领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不断兴起,艺术领域不断扩大,新的艺术形式不断产生,但大都已不是绘画。欧洲艺术界对今后如何再继续发展,也产生困惑和彷徨。而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欧洲优秀传统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和巨大创造力,可以展示更广泛的前景。

技能不等于艺术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令全国各地都有紧迫感。油画界也掀起出国潮。现在回顾这股热潮,恰恰缺失了对提高人们文化精神的重视,出现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然而缺乏文化素质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有知识但缺文化。就油画界来说,有技能不等于有艺术,艺术若缺乏文化内蕴,到一定程度则会停滞不前,空有画画的手艺而不能成为艺术家。要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来思考艺术问题,才会有对艺术走向的深切理解,对艺术思潮的鉴别能力,以及对艺术品格的追求。

我们常常说作品要有风格、有个性,在艺术样式如此多元的时代,作品的风格和个性只是显示相互的不同,有风格、个性不等同于有水平,只有具备水平的高度才能开掘作品的深度,才能体现作者真正的艺术能力。一些年轻画家根据国外的风向标不断改变自己的面目,诚然,努力探索各种表现手法有其积极一面,但艺术探索不是变戏法,而需要深入研究和辛苦实践。

文化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优秀与平庸之区别。毕加索曾说过“艺术不是发展,艺术是变化,是一个高峰随着一个高峰,它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互相不能替代。”它不像科学,后来的发展可以淘汰以前的。为了攀登艺术高峰,艺术家一定要在文化素养上下功夫。

不应简单地迎合大众趣味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大量通俗和流行的艺术品,有人说“大众喜闻乐见或大众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大众化的通俗与流行只是社会的平均线。作为专业的艺术家,比一般公众更深入地研究社会精神领域的各个层面,不应简单地迎合一般大众的趣味,而是要引领大众。

先哲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意思是有着最高修养和道德的人要像水一样,惠及所有的人。艺术家有责任提高精神文化品质,自清、自律、自谦,使生命的水,启迪所有人的良知。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中国油画:彰显本土气概
· 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
· 从油画到中国油画
· 阳光夏日——海外中国油画家联展
· 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巡回展启动仪式暨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精品展开幕式
· 中国油画的潜力与精神性问题
· “大芬模式”是中国油画产业发展的引擎——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