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群

时间:2011-03-08 10:19:39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舒群>画家>

1990年

①吕澎到武汉与武汉文艺界人士商谈“广州双年展”之事。大家展开辩论,舒群的论辩被黄专讥讽为 “有感情,没技术”。对舒群刺激很深,于是,开始精研分析哲学,重读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波普尔、拉卡托斯、艾耶尔等人的著作。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思想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由一个存在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实证主义者并进一步转变为一个结构主义者。

②创作《四项基本运算系列1–6号》(油画)。开始质疑艺术写作的剧场效应,并试图揭示艺术写作作为话语权力的运作机制。于 《美术》杂志发表《图式话语与字词话语—艺术语言研究的嬗变和延伸》(这是一篇以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方法论工具的艺术语言研究论文)。

1991年

创作了 《文化POP•崔健系列》,开始关注解构主义及其文化价值(这与黄专提示情境逻辑有关)。一方面,话语的发放和它的情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话语本身并不是纯洁的。就当时的问题而言,揭露意识形态的虚伪性似乎更是一个强问题,在这一认识的框架内,舒群又创作了《世界美术全集》系列,意图指出话语是意识形态的作品。

1992年

由政治波普和泼皮画风发动的意识形态批判已形成燎原之势,在这一思潮中,庄重、严肃、崇高这些字眼成为假、大、空话语的同义词。这使得政治波普与玩世思潮迅速蜕变为一种肤浅的认识论无政府主义,因而,使其本来具有的批判性沦为一种混世虫哲学。基于这种认识,舒群决定在自己的创作中重建形而上命题,于是创作了《同一性语态•宗教话语秩序》系列。增加这个对“严肃话语”背景的考量或许会对中国意识形态场域中的话语批判提供必要的深刻性或曰“庄敬性”。此后创作的《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系列都是沿着这个思路构建的。

1993年

创作《一种后先锋主义?》系列。

1994年

在武汉大学理学院举办“向崇高致敬”(舒群新理想主义艺术作品第一回展)行为艺术计划,意图在社会语境中测试其“知识考古计划”的话语效应或普遍感觉。在研讨会上,舒群介绍了其对西方思想史的研究,并宣告了“新理想主义思想纲领”的诞生,在这一研究纲领中,他把世界文明史上的理想主义话语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为“柏拉图纲领”;第二个时期称为“卢梭纲领”;第三个时期即舒群主张的“新理想主义纲领”。

1995年

①继续有关“新理想主义纲领”的思考,进一步研究左派话语传统,特别对法兰克福学派作了深入研究。霍克海默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对舒群的思考给予了工具性的支持。

②《理想的冲突》这本书对舒群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他看来这本书所披露的情况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文科学结束了。各种理想的冲突使理想的概念化为飘浮无据的论点。词语的开放使意识形态转变为CI、广告词和无意识习惯,任何道德律令不过是个人为自己选择的游戏和CI而已,没有什么绝对性。

③1995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为伟大的艺术事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奋斗终身一直是舒群的坚定不疑的人生目标,但从阅读本书开始,舒群对这种信念产生了怀疑,尤其通过本书对弗洛依德理论的浓缩阐释,使之霍然顿悟!弗洛依德说:所谓的文化超我(我们说理想),其实是“一种以‘幼儿孤弱无依状态的吓人作用’为基础的错觉,那种状态原来求助于父亲保护,现在求助于天上的一位更加有力的‘父’了。” 弗洛依德称这种错觉为“人类的普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舒群忽然理解了杜尚对巴黎的艺术圈背过身去,而去做一名图书管理员的道理。

1996年

有1995年的思考作背景,舒群第一次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世界,这使他有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舒群忽然发现,“原来日常生活是这样的美好并富有魅力”。这一年舒群和郭小晖开办了一家设计工作室,面向市场开展平面设计业务。当时郭小力也和他们在一起。回忆起那段时光,舒群说:“我至今仍能记得第一次不以艺术家身份赚到钱的喜悦之情,我记得那笔单是一万五千元人民币,分两笔付款,先付现金七千元,再转帐八千元到我们的帐户上。我记得当时拿到七千元的时侯,我很高兴,我觉得那笔钱真的是太多了,如今即便我一次拿到几十万也没那次感觉多”,那段时间舒群、郭小晖、郭小力常在傍晚或夜间去武汉大学附近的广八街吃烧烤,那是一段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的岁月。挑灯夜战的如火如荼,广八街上不眠的灯火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1997年

①应德国“龙桥中德文化艺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欧洲交流访问,经朱青生联络,舒群、鲁萌、张志扬、刘建华参加了这一计划。此次欧洲之行舒群等人游历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海德堡、达姆施塔特、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门兴格拉德巴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海牙;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法国的巴黎、奥朗日、阿维尼翁、尼姆、马赛、土伦、嘎纳、尼斯和摩纳哥公国。参观了二十多家博物馆,其中包括德国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当代艺术博物馆、黑森州自然博物馆;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奥塞博物馆、蓬皮杜当代艺术博物馆、罗丹美术馆;荷兰的皇家艺术博物馆等。

②回国后舒群迫切感到时代发生的变化,“已经不能躲在象牙塔里画画读书了,否则不仅必被时代所抛弃,而且可能还会被生活所抛弃。必须直面人生而战斗,面向市场背水一战!”于是舒群和郭小晖商谈后把整个工作室搬到了北京,但进展不顺利。

1998年

北京的公司失败后,舒群和吕澎联系谋求新的发展,经吕澎介绍,舒群得以来到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公司上河城工作,当时上河城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美术馆,舒群的职务是在这家美术馆做馆长助理。这期间他还推荐郭晓彦到美术馆工作,任办公室主任。而此时郭小晖也随舒群一起来到成都,由于郭小晖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业绩,出任上河城的平面设计总监。

1999年

①这一年是上河美术馆最有活力和色彩的一年,国际展事不断,其中尤以柏林市市长的访问和法国艺术大师《克洛德•维尔拉》展把上河美术馆的艺术展事推向了高潮。在90年代末,成都成为国内一个艺术重镇,其中上河美术馆是这个城市里重要的艺术平台,周春芽、吕澎、舒群等人起到重要的作用,舒群和郭小晖当时为美术馆设计的展览海报有很高的水准,这段时间,舒群更像一个旁观者隔一段距离观察着艺术呈现出的景观,不过也经常和郭晓彦、郭小晖切磋管理上的理念问题,舒群此时的角色很像是她们两人的私人顾问。

②这时舒群的阅读兴趣已从哲学转向了管理学,彼得•杜拉克的现代管理学、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杰克•韦尔奇的领导艺术、查尔斯•汉迪的“似是而非的管理”、比尔•盖茨的“把理想变为财富”的思想他都作了兴致盎然地了解。尤其大卫 •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更让舒群感到脍炙人口。他说:“从大卫•奥格威那里,我懂得了做任何事不分大小只要你理解它的意义就可以从中领会到真理和崇高。”

2000年

调入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艺术史和设计史。

 

<  1  2  3  4  >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