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7省联展”是福建博物院历时3年多,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7省博物馆,并特邀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在内的45家专业博物馆,精心策划的一项大型临时陈列。它以波澜壮阔的气势,回望中国跨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将这条承载商贸、文明与和平之路全景式地展现于世人眼前。本次“丝路帆远”展汇集如此众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精品文物,携手如此众多的各级专业博物馆,也在展览策划及组织实施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有益的尝试。
“丝路帆远”展在体例上以时间为主线,展现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发展格局,折射出历代的流风雅韵,同时以不同专题对文物进行编排组合,带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呈现。在大纲的编写上,以时间为序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及空间上的分布与格局,在宏观视野下,对历史的得失和总结都不无裨益。而内容叙述的重点则落在路、物、人三大要素上。来往的货物,不但代表经济和文化上的需求,更代表了港口及其背后广大腹地的生产技术、经济基础、文化风俗等。随着人在这条海路上的往来,文化传播和交流也必然随之展开。兼容并蓄的大气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其影响跨越海洋,对亚非欧诸多地区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文化也吸纳了许多外来的宗教、艺术元素,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国粹。
第一部分“艰涉鲸波 探索远洋”,时间跨越远古至秦汉三国。古老的海洋文化是哺育海上丝绸之路的沃土,中华文明不仅代表农耕文化,而是包括海洋文化在内诸多源流共同融合的结果。沿海广泛分布的贝丘遗址,南岛语族依稀可见的迁移足迹等,都见证着人类早期对大海的依赖和探索。从出土实物上看,南方的诸多港口汉代就拥有了同南海以外地区进行商贸往来的历史,而且规模令人惊叹。汉代器物上也出现许多胡人造型,包括陶俑灯座、青瓷堆塑罐上的人物等,面部特征既包括马来人种,也包括西域人种。有的类似仆役,有的则似乎从事“百戏”之类活动。汉武帝是最早重视海洋国土意义的君王之一,对于中外交流领域的开拓也贡献巨大。边远沿海地区被纳入中央管辖范围,这在出土文物上得到了清晰体现。1784年日本志贺岛发现公元57年东汉“汉倭奴国王”金印,与现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公元58年东汉刘秀子刘荆“广陵王玺”金印字体、重量相似,从而能与文献中册封倭奴国来使的记载相印证。
第二部分“港埠渐隆 海路绵延”,主要展现两晋至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隆兴发展。唐代社会气象鼎盛,开放磅礴的文化氛围促使中外交往进一步密切。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城市的繁荣推动着贸易的流通,沿海港口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江苏扬州作为汇聚南北商品、来华定居胡人最多的港口之一,位于长江与运河交点,各地商品均汇聚于此并出口外销。在这里发现的唐代文物,包括波斯绿釉陶瓶、阿拉伯文背水壶、唐青花碟等,都具有强烈异域文化色彩。广州、福州等城市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如厦门出土的邢窑白瓷碗、长沙窑瓷罐、摩羯纹银碗等,可以看出商品不拘于地域,在不同城市间流通的广泛性。广州依旧是南方第一大海港,唐代在这里开创性地设立市舶使,同时具有管理和获利的双重功能。广东省遂溪县出土的波斯萨珊时期银币、银碗、银手镯等,都见证着与异域交往的盛景。
第三部分“碧海云帆 货通万国”,展现的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东西方航线更加稳定。这一时期,中国作为经济、科技、文化上都独领风骚的东方大国,其影响力通过海路辐射八方。加之宋代对于海洋的管理采取开放的态度,形成货通万国的局面。中国出口瓷器、丝绸等制成品,进口香料、矿物等原料的贸易模式基本定型,瓷器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的称谓都可说名副其实。在展品方面,包括龙泉窑、景德镇窑、德化窑在内众多窑口的展品精彩纷呈。福建泉州后渚港沉船出土的香料,南宋墓葬的丝绸、漆器等平时深藏于库房的文物,也得以与观众近距离接触。而近年来水下考古的丰硕成果,也是展览的另一项重要专题和亮点,“南海一号” “华光礁一号”等沉船神秘的海底宝藏,考古队员深潜的身影,均引人遐想。
第四部分“大洋通衢 丝路涅磐”,以郑和下西洋所引领的东方大航海时代为开篇,无论是其横跨大洋的航路,乘坐的巨大“宝船”,乃至朝贡贸易往来的高档货物,都见证着帆船时代所能达到的顶峰。此后分别展现的是福建漳州月港、广东广州这两处明清时期最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的盛景。正是港口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德化窑、漳州窑、广彩瓷、牙雕等当地艺术产品的发达,并成为驰名欧洲的重要“中国品牌”。而中国瓷器,在釉料、器形、纹饰等方面,都曾经吸收了外来的诸多元素并加以创新,同时又在外传的过程中,影响了包括日本、朝鲜、东南亚、欧洲等地区陶瓷业发展的进程。随着中国封建社会遭遇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文化理念开始日益突出,其中一部分融入于皇家宫廷艺术。包括西洋画、珐琅器、仿钟、鼻烟壶等,均与海路而来的欧洲传教士有直接关系。展品中由南京博物院提供的《万国坤舆全图》便是当时中西方地理观念融合的产物。
作为主题型原创大展,“丝路帆远”在设计上追求平实庄重的风格,营造优雅的蓝色海洋氛围,细节上处处突出与海洋相关的气息与元素。图版内容丰富而信息量大,与展品形成视觉直观与深入品读的呼应关系。在陈列特色上以突出精品文物为主。展线设计迂回环绕、局部形成闭合静谧的独立空间。文物陈设错落有致,模型、引导设备、音像播放等辅助设备穿插其间,每一隅都有重器辉映,举步间处处流光溢彩。
筹备历程
2011年开始,由福建博物院组织筹办“丝路帆远”展览工作。
3年来,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7省,特邀上海、江西两地,精心组织45家省、地、县级博物馆参加展览。
先后在福州、新疆、厦门、武夷山召开了6次“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陈列工作会议”,7次组织各省专家召开“陈列文本研讨会”,6次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邀请沿线博物馆代表,共同推进阶段性工作。
组织人员走过数万公里,到达50多家博物馆,从数十万件文物中,经过多轮精挑细选,荟萃精品300余件,确保每件展示的文物都能反映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厚内涵。
配套服务
“丝路帆远”展览展出期间,福建博物院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举办“字”得其乐——体验汉字之美,“绣”色可“参”——布艺堆绣、巧仿瓷瓶和 “舟楫致远”——立体船模等活动共20余场,参与的师生、居民近2000人。
专业人员提供讲解达200多场,志愿者讲解达1000多小时,方便观众参观和理解展览。
配套出版了展览图录,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讲座,使公众能够详细了解展览的相关信息。
在《福建文博》、《艺苑》、《三坊七巷》等6种期刊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栏,为展览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从参展的45家博物馆中挑选出代表性的文物素材,设计并制作成文创产品,让观众将展览的记忆带回家。
通过福建博物院网站、多媒体系统、二维码等展示方式,结合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向公众进行展览的宣传。
中央、省、市60多家媒体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对展览的报道达200多条。
社会影响
2013年10月展览对外展出以来,获得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时观众络绎不绝,展览共接待观众35.76万人次,许多省直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社区以及福州以外地区闻讯都多次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全国各地博物馆也纷纷派人前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到展厅参观指导。
展览留下了感人评语2200余条,有人这样说:“福建博物院牵头举办如此高规格的联合展览,不仅对福建、对沿海7省,甚至对中国来说都意义深远,它将再现久远而繁华的锦瑟年华,展现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经济文化地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展览被评为2013年福建省8项文化大事之一。
展览前景
在外交部的努力下,展览受到联合国的批准并邀请前往办展,外交部表示要把展览作为2014年重要的国家文化品牌赴联合国总部展示。
从2014年开始,在未来5年内,展览还将前往东盟国家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