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缘起:共话中外动漫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05 10:45:23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4月28日,2014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动画双年展暨国际动漫教育高峰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高峰论坛系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分会场项目,包括动画历史文献联展、人文动画研讨会、中英动漫教育论坛、国际院校作品展映、专家工作坊讲座等5个单元的活动内容,邀请到来自中国及日本的资深动画从业者及专家、教授参与,并有来自英国、法国的动画艺术家带来精彩的影片展映及工作坊。

4月30日,已经连续成功举行过两届的中英动漫教育论坛开幕,再次为中国动漫教育界、企业界带来了世界领先的动漫人才培养和使用经验,拓宽了企业家、院校教师及广大学生的视野。在本次论坛上,英国艾芝西尔大学动画系、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等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探讨。

《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说起日本动漫的代表作,28岁的金先生如数家珍,“《铁臂阿童木》和《哆啦A梦》都属于‘元老级别’的了,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数码宝贝》和《宠物小精灵》。”如今,每位年轻人的身边,都有几位像金先生这样的日本动漫迷。我们的童年,似乎也或多或少地有过与日本动漫有关的记忆。

日本是产业高度发达的动漫大国,在当今世界,日本动画片占有世界动画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欧洲等地更是达到70%以上)。中国动漫产业刚刚开始发展,无论是成熟的市场机制,还是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日本动漫产业都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如今,文化交流正在成为维系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动画也必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缘起:动画历史文献联展”的开幕式上,《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张光宇先生现场绘制的美猴王头像,与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的手稿都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兴趣,大家争相拍照,不时与同伴轻声讨论着,眼中有着兴奋与崇敬。《铁臂阿童木》与《森林大帝》的作画导演月冈贞夫教授的到场与发言,更是激起了掌声一片。

除了日本动漫,欧洲动画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市场。无论是10多年前的《狮子王》,还是到如今的《冰川时代》、《卑鄙的我》、《冰雪奇缘》,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大制作,每次上映都引起观影热潮。《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等动画片,更是将中国元素带向了全世界。

然而,与日本与欧美动画相比,中国的动漫产业在发展上似乎还欠了一些“火候”。“中国本土的动漫还停留在‘低幼化’的阶段,与日本的动漫产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几十年前的中国动画片还是有不少佳作,比如《大闹天宫》和《葫芦兄弟》就非常不错。”金先生的看法或许能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

现状:

动画教育与市场需求尚有脱节

日本对动漫人才的培养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边工作边学习的“师徒式”的培养方式,逐渐转向与高校的“象牙塔”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培育优秀人才。日本动漫教育注重培养各种实用性人才,对专业划分与实践学习都有着细致的要求。

中国的动画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大专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顺应产业发展的势头,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然而,由于师资力量、设备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动画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中国动漫行业庞大的人才需求。

据人民网报道,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被列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的“红牌专业”之一。日前,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的省高校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业研讨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与艺术研究院院长朱明健教授向媒体表示,“去年国产动漫的总时长达到了18万分钟,大大超过了日本、美国等动漫强国,但是精品太少。”中国动漫最缺乏的是有创意的作品。去年全国动漫专业有50余万毕业生,大部分在动漫产业链的下游当“画匠”。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路盛章教授认为,动画其实和小说、电影一样,讲一个“好故事”是第一位的。现在高校动画专业招生时,更看重学生的绘画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够,实际上,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很难有创造性。

回顾:

用开放与自由的姿态创作动画

去年,在主题为“溯洄从之——梳理与优化人文动画的生态境遇”的中英动漫教育论坛上,中英两国的动画教育专家针对中国高校动漫教育与企业脱节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英国法尔茅斯大学的Derek Hayes认为,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学校、学院的作用。“其实我觉得大学肯定是可以使人们得到知识,但是最重要其实是培训他们,让他们针对特别问题制作某一个作品的时候,所需要具有技能和组织架构结合的能力。”这种培训和动手训练迫使学生必须用创造力的思维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所以当他们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不止一种方案一种工具去解决。要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让他们以一种非常开放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工作。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的Birgitta Hosea教授也提出,应当让学生了解动画的目标市场,“动画并不仅仅是为儿童创造,但是也并不仅仅为成人创作。动画的创作其实可以从多元的方向去发展,无论你是在读本科期间还是硕士期间,其实你应该有自己的一个思考。我们可以将动画的宽泛度扩展到无限的无限。”

展望:

挖掘出新优化人文动画

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当代中国动漫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这迫使本土的动漫画家回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寻求营养,不仅是在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回到传统,包括在内容上的回归。

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动画变革”时期,要超越狭隘的地域观念或民族观念,树立动画生态意识,维护动画生态平衡。既要体现中国时代的动画思考,把人文内涵融入当代经济建设和文化研究中来,也要建构起精英艺术与当代社会之间的桥梁,让其思考的力量嵌入一代人的记忆,让其蕴含的文化史观影响一代人。

中国和日本同居东方,同样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美国和西方动画的强势影响,经历过学习美国动画,然后再创本土动画的历程。如何创造出具有本土文化魅力的动画作品,是两国动画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相同问题。在这方面,前辈们已经作过了长时间的努力,中国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与日本拍摄的《白蛇传》、《西游记》,所传达和表现的都是这样一种理念。

正如刘正在动画历史文献联展的开幕式上提到的那样,“或许这是一个无需证明,只能通过努力反复诠释、挖掘出新的问题。我们今天所做的,是希望通过展示与研讨的方式,破解中国动画面临的一些问题。为中国动画,尤其是中国美术学院提倡的‘人文动画’注入新的力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