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门槛显著提高,“补分”受到政策约束
考生家长孙平告诉记者,之所以让女儿选择艺考这条路,最大的原因是“文化课分数可以低一点”,而抱着同样心态的考生和家长不在少数。
“说实话,主要是想用艺考来补文化课的不足。”孙平说,在考场外等女儿时,她偶尔会观察其他考生,发现很多孩子看起来都没有考播音、表演专业的形象和资质,“可能都抱着‘曲线救国’的心态吧,但是听说今年文化课分数要提高,比较忐忑。”
2013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高等学校要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要求。此外,根据教育部《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从2014年起,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学生文化成绩的70%;音乐专业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绩的65%。
具体到地方,依据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下发的《湖南省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将取消艺术特长生可以降到二本线65%的录取政策,该方案实施时间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换言之,2014年湖南艺考应届毕业生恰逢该方案生效。此外,山东、黑龙江、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相关部门亦表示,将依据教育部指导意见提高艺考文化课分数线。
崔玲玲认为,“文化分不够,艺考分来补”的考试心态多年来非常普遍。今年中戏、北影等专业院校的持续热门,与非艺术类院校的统考人数骤减形成鲜明对比,且“速成”专业人数降幅明显,都体现出部分考生“补分”的投机心态受到政策约束。
“提高文化门槛,确实遏制了一批想走捷径上大学的人。”崔玲玲说,“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把文化课门槛抬高,对艺术专业学生培养是一件好事,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可以避免艺术专业培养出越来越多‘匠人’。”
许多艺术生“毕业即失业”、“毕业即转行”
多年来,中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呈现日益扩大趋势。中国艺术人才网发布的《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到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到近100万。10年间,艺术类高校增加千余所,考生增长30倍。
而那些在艺考中脱颖而出的艺术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又如何呢?上述报告指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70%因为就业不理想而改行,艺术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0年,音乐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小陈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从中部某省师范大学毕业,回家乡湖南求职,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找不到工作。“中小学艺术教师市场很饱和,几十上百人抢一个岗位,太难了。”两年里,小陈只好一边在一些学校代课,一边做古筝家教。毕业3年后,她才终于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有数据显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极低,许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毕业即转行的尴尬境地。2012年,上海市18个本科专业因连续3年签约率过低、布点较多被上海教委预警,其中包含艺术设计、表演、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等。
中央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艺术生就业难是“艺考热”降温的一大原因。就业难,除了人才市场相对饱和,和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并不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也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