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年前免费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走进美术馆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参观人数激增的同时,美术馆原本就存在的人手不足问题愈加凸显。鉴于此,美术馆界人士呼吁,希望更多热心公益和艺术的志愿者加入到这项美育工作中来。
中国美术馆日前发起主办“志愿者与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年会暨“美术馆志愿者管理”工作坊,这也是我国美术馆界首次举办这一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文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全国约40家美术馆及艺术类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负责人,围绕美术馆志愿者工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建立完善美术馆志愿者管理制度与机制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美术馆事业的投入,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软件方面尤其是人才短缺。有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文化系统所属美术馆共265家,共有从业人员2782人,其中专业人员1497人,平均每个馆不到6人。
正如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所说,在人事体制改革和人员编制紧张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完善机制,加大社会资源的引入和有效利用无疑是缓解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对国内24个主要美术馆进行的调研显示,在这些馆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就超过20000人,是全国美术馆从业人员数量的10倍。以中国美术馆为例,近8年来,平均每年有1458人次的志愿者在中国美术馆提供各种服务,平均每年服务观众6万人次,服务范围涉及展厅导赏、教育活动实施、新闻宣传、外语翻译、摄影设计、资料整理等美术馆工作的诸多方面,其中导赏服务占90%。目前,志愿者队伍的人数稳定在120余人。
与会者认为,在取得不少成绩的同时,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志愿者流失率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志愿者服务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不少中小型的地方美术馆,志愿者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建议,要加强专业培训,将志愿者服务延伸到美术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优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考核、奖惩、权益、交流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吸引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背景的人们特别是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美术馆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