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艺考热反映教育弊端 为上大学“半路出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18 14:14:24 | 文章来源: 山西新闻网

近日,全国高校艺考陆续拉开帷幕。寒冬里,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奔走在艺考路上。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培训机构门庭若市,艺考考点车水马龙……艺考着实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是的,艺考火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走钢丝”这类词也适用于艺考了。面对持续升温的“艺考热”,不由得想问:“元芳,你怎么看?”元芳略想后说道:“嗯,此事必有蹊跷!”

“学艺术,考大学更容易”,“怎么着也得让孩子有个大学文凭”,“多招艺术生,我们学校也能多收些学费”,学生、家长、学校的功利心态无疑给艺考添了把最旺的火。

“童子功”也罢,“半路出家”也罢,对于即将奔赴“战场”的考生,12年寒窗苦读终于接近尾声,愿他们梦想成真!但同时,我们要为艺考把脉,希望让更多理性之光照进艺考。

考生现状

热爱艺术者与临时抱佛脚者并存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1月15日16时,在山西大学附近的一所艺术培训机构内,记者见到正在琴房练习钢琴的郭霞。郭霞是今年艺考大军的一员,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爱唱歌跳舞,小时候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从7岁开始便学习声乐和钢琴,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并获得名次。

高中时期,尽管学业紧张,但她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为了提高自己钢琴专业课的水平,她从高二开始往返于临汾和太原两地,每周坐火车来太原上课,上完课后又急匆匆地赶回临汾。

高三的时候开始上考前培训班,母亲干脆和自己搬到了太原,在山大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以前没想到艺考这条路这么辛苦,既要学会专业课,文化课也不能落下。周围的同学实力都很强,基本都是从小开始学的,我要稍稍不努力,就怕考不上,统考前都是每天练琴6个小时以上,还要做大量的乐理题,一天只睡5个多小时。”郭霞说。“我艺考的目的,就是不想荒废我的专业,想在大学里让自己有更高的造诣。”在培训班的其他琴房内,还有许多正在练琴的考生。小董告诉记者,自己从5岁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这次统考成绩还不错,想在考前再拼一拼,争取到时候能有个好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简单和记者说了两句话,小董又开始练琴。

为上大学“半路出家”

1月15日,在太原师范学院门外,聚集着一大批背着画板、画架和绘画工具的考生。记者随机采访了20个考生了解到,他们当中有16人是从高三才开始学习绘画的。其中一个考生小高告诉记者,他是到高二后半学期才决定走“艺考路”的。

“我觉得自己文化课成绩不好,跟家长商量后,觉得高考时报考艺术类专业比较‘保险’,高三才开始学习绘画。”小高说。他并不喜欢绘画,纯粹就是为了能顺利上大学,才“半路出家”的。没有一点绘画功底的他,开始学习时特别吃力。

省城一家高考培训机构的韩老师介绍,学员中从小学习绘画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到高中才开始学习的。他们大多数想通过艺考弥补文化课方面的不足。“很多孩子都是临时抱佛脚,高三才来突击绘画。”韩老师说。随后,记者来到山西大学附近的一所艺术类培训学校。考试临近,考生们开始全天专攻专业课,从早晨7:30一直到晚上6:00结束,中午只休息2个小时,一天下来有近10个小时的强化训练。“我文化课不好,只能改学艺术,舞蹈分数相对于音乐、体育低很多,为了圆大学梦就选择了舞蹈。”练舞之余休息的张婷说,她今年18岁,只学了两个月舞蹈,也是临时突击,只为顺利上大学。“这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高三才开始学习舞蹈,由于没有舞蹈基础,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训练,对于他们的骨骼、韧带、肌肉都是有损伤的,有些‘拔苗助长’。”在校任课的张老师说,许多学生急于考进大学才选择了舞蹈,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培训机构渐成艺考路上“必需品”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传统的“艺考季”。可是,艺考培训机构经常是“艺考季”还未到来就已经门庭若市了。艺考培训机构除了开设针对应届生的“冲刺班”,还会为来年备战艺考的高二学生提前开设“基础班”。“我们学校的播音主持培训班中目前有三名高二学生,他们现在学习的是基础课,提前为2014年的艺考做准备。”省城ATC艺术教育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专业课基础班开设于每年的七八月份,共设有三期,主要是针对零基础,对艺术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有些高二学生为了使艺考成绩突出,会在高二后半学期开始前预先学习专业课。这些学生每周双休日上课,总共学习16个课时,每个课时学费为3000元。”该负责人表示,专业课培训班报名火爆的时间段,集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