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 《天国的阶梯》 2分52秒 2006年
陈文华的作品表达带有某种佛理的意味,他从生命个体和浩渺宇宙之间牵引出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具有玄学化的思考,对未知空间和人性本质的原始性思考显然难于引起消费社会的注目,但是作者显然考虑到了这个文明虚像背后隐含的生命意义和信仰的根基。《舞台之进化》意味着文明加快崩塌而化为烟尘。《天国的阶梯》中,人类看似在进步却又在倒退,人永远无法抵达一个自我进化的心灵彼岸,一直地停留在漆黑漫长的困厄阶梯中,何其可悲。据其本人自述:“空间里面的东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舞台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存在的荒诞性与合理性”。确实,生命中的每一个舞台都是作为向他人印证自我存在的场所,也正是因为这种合理的荒诞性导致人的自性在某个层面上在逐步迷失。
韩建宇 《信仰》 210x180cm 2011年
韩建宇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围绕“个体政治的公共性”(或称个体经验的公共性)来展开对艺术的思考。他认为成长在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具有很强的政治烙印,成长的教育在无形中左右了我们对事物的内在看法,同时外在的事物又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官并刺激着我们的思维。因此如何将这些无量信息与个人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成了画家思考的前提。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的景象和能够代表人类意识的建筑或行为,成了他作品的组合套路。高架桥是人类文明高速进展的象征,而繁茂的森林景象与高架桥的交缠却显得极为突兀和失调,所谓的公共性呈现出了它的不合理性并受到质疑。在另一幅作品《证据》中我们看到了一段森林公路,公路上并没有人迹穿梭,但是一颗被砍且即将倒下的巨松矗立在画面正中,这是作为确凿证据的画面,反映人类侵袭大自然的证据。
胡诚 《自由意识》 80x160cm 2011年
胡诚是前年刚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年轻画家,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某种玩世不羁的思想,简洁和稚嫩的笔触让人无法揣度他的抽象观念。当然这无疑也是青年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其画面的背后总是让人好奇地想看到一个异样的世界。据画家自述说:“我不知道怎么画,也不知道画什么,我有所有初学者共同的疑惑和茫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我总是否定自己,否定一切,我想不断地否定下去,可不知为什么,常常进行不下去,甚至越画越差。没有人像我一样执着,也没有人像我一样失败。”执着的背后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艺术需要思考,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否定。
黄海清 《白云生处》 300x200cm 2011年
黄海清的视觉呈现带着某些浪漫化的情结,他喜欢使用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构图,这种形式构图本身就是虚幻和假象的表现语言,正所谓一切如梦幻泡影,这个形式语言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宋代石刻,在重庆大足的宋代石刻中许多佛道人物都被刻画在圆形外框中,也叫圆光像,这在佛教语言中这意味着虚幻与真实在不同角度上的并存。在黄海清的作品中猪的贪嗔、马的执着和儿童的无知形成了画家对万物假象和离奇荒诞的认知。画家认为在他的画面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强烈焦虑和忧伤,他愿意成为时代的审视者,一个无知的孩童,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去反思,去营造一个可以相信的世界。在他的画中静谧的背景和建筑标志物在蒙蔽无知的孩童和不具思维意识的动物眼中没有任何意义,总之他的画境富有现代感的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