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广州年轻艺术家与展览总监李琼波、策展人胡斌、展览嘉宾皮道坚、李行远、胡震合照
《我们的声音》:艺术家自述影像墙
《每个人一件代表物》:艺术家以个人物品进行自我表达
雅昌艺术网(邓小芳)2012年7月28日至9月9日,在53美术馆里聚集了一批年轻力量,广州14位年轻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在被涂得雪白的展览场馆里,向外界展示他们的艺术趣味与精神世界。具策展人胡斌介绍,展览之所以命名为“野生视觉”,其“野生”并不是指野外的意思,而是意味着与主流艺术思想背道而驰的艺术个体。在时下这个信息量暴增,各类现象和思想涌起的社会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走在康庄大道上了主流团体,还能够看到一个旁枝逸出、不明来路,并带有某些非正统、非主流意识的艺术群体。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这样的个别现象出现,但由于主流文化或政治因素的遮盖,使得这样一个千奇百怪、芜杂无序的野性群体难于划归同一方阵,因此对于这样一些个体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策展人胡斌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展开了他的思考,当各类步伐整齐、具有明确团体语言的艺术现象发展到当下,似乎进入了一个难以为继的状态,就如对于泛滥成灾的卡通表达的批驳之后,卡通平涂的艺术语言已然走到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地步。“野生视觉”中的艺术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艺术团体意识,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艺术特征。这正好反映了策展人别开视野,希望在这个芜杂无序却又繁花似锦,充满着旺盛和朝气的领域中发掘出潜藏地底且奔涌滂湃的艺术力量。但是这股力量又没有一个整一化的团体感,反而是越来越趋向于个体化和孤立化,这种个体和孤立并不是指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活跃减少了,而是指他们对自身学习、生存经验和多元文化浸染下产生的精神孤立现象,每一个艺术家的思考都是居于自性出发,这种破天荒、无拘束的放飞思想渗透出了某些哲学的智趣,他们在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进行占据或者引领一段艺术思潮。
作为一个既有学理性又有探索性的展览,策展人认为当下大部分的艺术家往往是在艺术时尚的逼迫下,强行给自己灌输了某些艺术标签,而实际上,不少的年轻艺术家真真切切是有一种新的表述和思考方式在蔓延,这种思想流溢和蔓延的态势已经不足以在创作中全面地展现,而且也流溢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希望克服众多先入为主的批评家的经验和知识框架,真正的走入艺术家的世界。在展览中,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策展人还别开生面地采集并展示了艺术家不同的个性代表物,同时更全面地收集了艺术家的个人档案,并且还设置了一些十分有趣也有兴味的艺术问答。在展厅中还架起了一面艺术家视频自述的墙面《我们的声音》,14位参展艺术家的自述视频活生生的呈现出了艺术家自己的声音,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了直接交流互动的关系,艺术家的创作陈述是对自己的艺术符合最好的解读方式。这一系列的细节思考十分符合“野生视觉”的初衷,这可以逐步、动态地反映出这批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