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文化建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研讨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27 13:39:53 | 文章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年终岁末,几部贺岁片在院线“争斗”得如火如荼,学界有话说,导演也要倒“苦水”。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首次主办的电影文化论坛·2011“文化建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研讨会正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这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6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显莉在会上致辞指出,研究院非常重视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始终将宏观议题和微观学术探究密切结合,并连续几年对当年的电影、电视剧、动漫、新媒体剧、进口影视剧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评论。

电影产业发展值得肯定

近年来,城市电影事业发展迅猛,但乡村和县城的情况却不乐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街头电影和县城影院一度是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文化场所,后来日渐凋零,很多电影院都被拆除或挪作他用。

“电影是一种群众性艺术,这是中国电影60年来的基本传统”,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钟大丰指出,“电影不应该只具有产业和经济价值,对于农村电影来说,文化权利和文化分享更重要。”可喜的是,近年来情况大有改观。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中心副主任卢安泰介绍,从2005年到2010年国家和地方投入50多亿元,推进农村数字放映工作,截至2010年,基本实现64万个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电影不仅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文化产业和文化评价的维度。对于电影的未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认为,在制定文化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也面临类似于如何防止“三聚氰胺”超标和确定整个产业文化定位和价值取向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电影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是值得肯定,如何推动中国电影进入更良性的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如何承担文化建设的当代使命,是值得电影研究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电影大国如何走向电影强国

中国电影这几年很红火,但只有发现不足,直面挑战,才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表示,电影业现在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电影立法、著作权保护、产业链的规划和制定以及院线管理及其相关的东西;人才培养方面,现在制作领域的人才培养少,泛电影知识的人才培养多;应加强研究电影历史,这会推动电影产业和电影创作;还应加强对电影制作的关注,如对小成本制作、投融资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首先对《金陵十三钗》进行了解读。她认为6亿元的投资成为中国电影制作的新标杆,它回应了有关《南京!南京!》的所有批评,是一部中规中矩商业片,能够抓住观众。但影片为什么又要设置一个诸如拉贝或者是有良知的日本军官的角色,才能讲述关于南京的故事呢?重新回到近几年的古装武侠大片,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到《赵氏孤儿》,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空洞感。当所有的故事是一种历史中的权力谋略,那润滑故事的关节、软组织、体液究竟是什么?当中国电影以巨无霸的方式膨胀时,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软件愈发显得重要。当说剧本是一剧之本的时候,那个支撑剧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什么是一个好故事?什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中国电影究竟以什么样的位置体察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它究竟有没有一种有质感的电影表述存在,这恐怕要重新回到关于价值的自我确认和自我填充的过程。

电影生产的主角之一是导演,对于电影发展感受自然很多。导演尹力指出,当下的中国电影创作过度娱乐化、题材同质化。从年初新拍的《武侠》,一直到《白蛇传奇》和《鸿门宴传奇》,都赔得血本无归。电影缺少一种主体的价值观,我们到底是谁,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问题,也是整个文化生态的问题。导演王小帅说,新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市场似乎更青睐娱乐大片,小制作、原创力和生命力都很强的电影走得并不顺畅,这不利于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

“电影发展不应该仅仅只有经济指标和票房指标,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化指标和精神指标。”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青年影评人王旭东则认为,当下中国看电影的主要需求并不是文化需要,而是一种社会谈资,缺乏深入的文化价值。

“引进来”同时如何“走出去”

许多国际大片已成为中国观众不可磨灭的观影体验,但中国电影走出去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载体,成为一种中华文化传播渠道,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黄会林主要介绍了2011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查问卷的活动,这个调查覆盖了9个国家和18种语种,主要涉及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偏好、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里文化符号的认知以及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价值的认知等问题,结果动作类的作品是外国观众比较喜爱的,他们认为当今中国电影传播的主要是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更希望看到中国电影里的时代感和都市文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