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我们如何谈论艳俗与反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28 09:27:56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何谓反讽?

反讽,英语Iron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最早指的是“温和的洋装”。16世纪初出现于英语中,至18世纪渐渐流行,但主要是作为辞格使用,其定义为“歪曲的模仿”(言在此而意在彼)。从19世纪浪漫主义开始,反讽才逐步成为艺术方式,即从言语反讽发展至情境反讽和命运反讽,最大的区别是:言语反讽具有讽刺性,让人站在反讽者的立场上;而情境反讽和命运反讽则具有喜剧性、悲剧性和哲理性,让人站在观察者的立场上。现在我们所讨论的反讽起码应包含如下因素:

1、事实与表象的反差,自信而又无知的炫耀;

2、滑稽与痛苦的矛盾,在笑声中消解心理张力;

3、超然于对象的观察,以最小的夸饰产生最大的效果。

反讽是一种观察方式和思维角度,观察者不仅也生活在反讽所针对的世界之中,而且能够从中提示这个世界的荒谬。克尔郭尔认为,“它不是这一种或那一种现象,而是它视之为反讽外观之下的整个存在,”“针对某一时代某一情势下的整个特定的现实。”(《反讽概念》)因此,对反讽而言,“生活是艺术的表象,不是别的什么,因此智慧站得比真理为高”。(托马斯曼)。

在廓清反讽的含义后,再来分析中国艳俗中的反讽,其优劣高低是很明显的。首先,不管怎样新奇可笑的讥讽都不是真正的反讽,它既不是商业文化的简单消解,也不是对民间式样的肤浅挪用,甚至不是对所谓社会生活中农民本质的直接反映。它应该是对当代文化——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荒谬性的深刻揭示,表面上肤浅(喜剧)和深刻的荒诞(悲剧)是一种智慧(哲学),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超越了日常思维方式和惯性感觉方式,使作品成为艺术。而近两年流行的艳俗艺术,多数作品仍居留在波普绘画之中(我以为其可能非常有限),塑料娃娃似的合家欢,特别是新婚照,你画我也画,不知为什么?仅在题材和样式上做文章,其实很难寻到出路。中国民间艺术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如果我们还想培育中国的反讽艺术家,恐怕不能靠比肤浅、赶潮流。在当代文化和市俗生活表象之中,提取事实,创造意谓,不仅要求我们对实呈世界有特殊的敏感(如奥登伯格),而且要求我们对精神反应有深刻的触动(如杰弗昆斯)。两年一个潮流,这只是批评策略;而批评一旦变成策略,便是艺术牢笼。即便走向是世界,也不过是第三世界国家任人选择的“民间”艺术。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还是自在一点罢,艺术需要自主和自由。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