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另类学校现代“私塾”引关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1 09:27:10 |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报

内容偏狭,诵经为主难得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私塾”的培养目标是与此背离的,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   

在“孟母堂”,学生按年龄被分别安排在三间不同的教室。上课时,老师只是在开始时朗读经文几遍,让学生跟读,随后,学生就一直跟着CD机诵读。老师统一讲课的时间相对较少,4/5的时间都是学生自学,背诵经典是他们的头等功课。在孟母堂的“教学规划”中,“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成为其基本的“教学原则”。   

据了解,在很多现代“私塾”里,“诵经”是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教授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在温州的童学馆里,学生需要穿着古代汉服坐在蒲团上,先向孔子画像行叩拜礼,再跟随老师诵读经典。在3个小时的课程里,孩子们除了诵读文、哲、史等方面的国学知识外,还要欣赏古乐弹奏、学习冲泡乌龙茶、用餐礼等。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明告诉记者,所谓现代“私塾”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家庭式的“私塾”,就是直接的家庭教育(可称之为“在家教育”)。第二类是学校式的“私塾”,这类“私塾”明显具有学校或培训机构性质。学校式的“私塾”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校外教育性质的,主要利用假期、周末等课余时间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主要学习内容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儒家启蒙经典。第二种是全日制教育性质的,以古老的“私塾”教育完全替代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设置课程。  

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要求,要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淮安市实验小学校长戴铜对记者说,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私塾”的培养目标是与此背离的,是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有些现代“私塾”的教育模式严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如某学堂的时间安排是:早上5:30起床,5:50朝拜孔子画像,晨练后开始一天的学习,从早上6:10到晚上8:40,共9节课时间,除了吃饭和休息,剩下的时间全用来诵读各种国学经典,孩子们每天要上课8至9个小时,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这种教学方式,把孩子的学习变成寺庙僧侣般的生活,加上体罚教育、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对师长不是尊重而是害怕,这种模式,对最小2岁多、最大13岁的幼儿和儿童少年会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甚至人格缺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