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个命题,如同讨论水之于生命的上下文意义,阳光之于生物的存在意义,多少有些明知故问空叹无奈。然而人类的进化史明确给出我们如下信息:由猿到人,猿已不重要;树长成材,根已不重要;木做成舟,木已不重要;卫星上天信息高速,各种化学元素已不重要。倘若如上信息判断果真能成立,人类的文明史早已终结。由人类发现其实早已存在的物象构成基本对象并服务于人类的“元素”,一直享受着被开发被利用的婢女待遇,我们何时才能还其于尊严与显贵?今天重提元素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学术的前提下让谬误复位于本元,还想澄明一个事实:元素的重要性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态度优劣而改变,因为从本质上讲,人也是由“元素”构成的。
人们在探索艺术起源时,考虑较多的是劳动游戏之类,而忽略了“元素”存在。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究竟是“绘画”还是基于古人生存经验中的“元素”?修拉作品的构成是色彩马赛克还是“元素”?商周青铜器和景泰篮上花花绿绿的组合是图案还是“元素”?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艺术界至上世纪初,康定斯基的“点、线、面”学说抛出,人们才开始正视“元素”存在。依此前已成为定式的绘画原理论,绘画作品是由点、线、面、色块组合的形象或对象结果来确立自身意义的。形象和内容成为审美要素,而其“元素”却被遮蔽了。以康氏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其“革命”的要点是对所谓审美单一标准的颠覆,对语言方式的惯性规则松梆,对构成绘画结果的基本单位——“元素”解放。元素的解放,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语言的无限可能,使沉闷多年的艺术史增加了活力。同时,由包豪斯倡导的将艺术家的伟大创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必要的有机的结合的先进学术思想,构筑了世界现代设计百年发展的基本骨架。而现代设计学中,更是将“元素”的意义运用和提升至一种极佳境界。
今天在绘画领域,特别是当代高等艺术教育领域,我们重提“元素”的意义,并且重申,它的重要性与您的态度优劣无关——它可能先于您存在,它的重要性可能也已远远超过了您。正如前文所述,元素对绘画的意义已不是问题。而与其相关的“别的”问题则是,“元素”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中的独立价值挖掘不够,闪光有限,这也正是困扰着我们的并不轻松的话题。回顾本土二十多年的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从题材优先的伪繁荣,到“形式美”的一窝蜂,再到艺术家个性追求之风渐成,实际是一个向“元素”回归的过程。然而,由于受本土教育体制所限,艺术院校几十年一贯制的“作坊教学”,为我们延续着与时代并不同步的落伍节奏,也使得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得不到有效矫正。成都美院油画系的师资队伍,是我所见目前艺术高校中少有的强力组合。他们在重视对学生造型基本能力的培养、强化艺术理论和创造力积累方面成效显著。同时,积极参与当代艺术教育和当代艺术实验,使得教与学、学与用之间有机结合,为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添了一抹亮色。
“以元素介入”是油画系探索教学新方式的实验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向度认知事物、多层面剖析事物本质、多方式表达个性化感受。使他(她)们在老生常谈的“形”之外,亦或是“形”之内,以元素的本质态度介入,将固有的“概念”掰开,重塑一个“概念”;将既有的定式分解,追问是否还有建立新定式的必要;将审视作品的价值趋同性打散,寻找个性审读价值存在的理由;尽可能抛弃已知的可行的可能的方式,探索未知的不可行不可能的手段。科学的理由也许产生于真理,艺术的理由也许产生于悖论。在不被认知但的确如此的全社会最难学成的艺术行业里,没有什么正派,也无什么邪门,但比它者更多一些的智慧却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