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地之子(初稿)水彩
刘海粟-巴黎圣心院-布面油画
艺术“海龟”的本土再造
今天,“海龟”一词在多数中国人头脑中兑换出的第一印象,可能并不是那种身负重甲的海洋爬行动物,而已变成一种对于留学后归国人员的习惯性昵称。对于以中文作为母语的我们来说,从“海归”到“海龟”的简单谐音联想并不需要任何缜密的逻辑思考过程,便可以在不同的内心中引发出彼此会意的莞尔一笑;但当我们试图向一个“老外”解释“海龟”与“海归”之间的意义转换关系时,脱离开中文语意框架后的无力感必然会被一段稍显臃肿的严肃解释所取代,这种被延长的追根溯源可能会导致两词间原始诙谐意味的丧失贻尽,不同文化理念间的错位搭界也可能会引发出南辕北辙的意义联想;但同时这种带有“误读”性质的文化碰撞却又可能在其他的语言系统内引发出一种全新的意义创造。而在文化转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意义缺失,与其在融入其他文化时所必然要经历的本土化洗礼,也构成了一把无法被确切把握的双刃剑,所有的“文化海龟”们都在努力地寻找着一条能够行走于刀锋之上的危险路线:一方面要吸收来自其他文化系统中的先进概念,另一方面又要时刻警惕着“文化殖民”的阴影对于本土文化立场的彻底清洗。而如何将留洋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纳入到本土化的生存体验之中,也成为众多的“艺术海龟们”长久以来一直在自问自答的核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