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热持续升温 “洋文凭”价值何在
参加“洋高考”的越来越多,高中“国际合作班”越来越多,高三年级的空座位越来越多……种种现象表明,出国留学热在持续升温,留学“低龄化”日趋明显,和中考、高考一样,“出国留学”成为许多城市中学生及家长嘴边儿的“热词儿”。
走出国门、享受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理由、好处、意义根本毋须列举和论证,毕竟,人家的大学历史悠久、名校林立,教育质量更加过硬,科研成果更货真价实。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人才培养机制既灵活又严格,特别是一些名校,进校门不易,想毕业更难,如果想像在国内大学里那样混学分混文凭,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但是,也应看到,他山之石并非都能攻玉,关键看是什么样的石头。发达国家的大学并非全是优质校,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就拿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来说,在众多名校熠熠闪烁的光环下,也有一些所谓的大学滥竽充数、买卖文凭、误人子弟。从当年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克莱登大学”,到今天唐骏先生获得博士学位的“西太平洋大学”,人们都能听到“野鸡大学”的“传奇故事”。再拿留学热门目的地之一的澳大利亚来说,“野鸡大学”欺骗中国留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致使大批中国学生无学可上、流落异国,中国教育部不止一次发出留学预警。
与此同时,随着归国留学人员日益增多,“海归”变“海待”的现象更加普遍,中国社会对“洋文凭”的崇拜度也悄然降低。有的学生在国外不太知名的大学里读了几年,也取得了“洋文凭”,可是,回国就业时发现,自己所学专业派不上用场,只能依靠外语的优势去求职。有的人兴冲冲地去国外读了个MBA,回国后的工资却比出国前还低。
尽管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出国留学的热度并未受多少影响,大批中国学生及家长仍满怀信心和憧憬,希望尽早筹划,尽早准备,尽早走出去。中国学生和家长为什么对出国留学兴趣如此浓厚?为什么对“洋文凭”如此热衷?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希望接受国外优质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摆脱国内应试教育的枷锁。
且不说在长达12年里承受的沉重课业负担,仅仅中考、高考这两个关卡,就让许多学生及家长心力交瘁、感同梦魇。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其实很简单:目前的升学之路几乎仍是独木桥,绝大多数学生别无选择,只能在试卷和分数上去拼、去赌自己的明天。为了避开这些独木桥,有条件的学生和家长只好另辟蹊径,出国留学自然成为一种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留学拿“洋文凭”,其实是争取一种人生的选择权。
教育其实是最具人文情怀的事业,从理念到内容,从教材到教法,从评价到考试,从升学到毕业,都理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的路很不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