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教育专家指出:少儿国学指导教育更有效 童学馆模式值得借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05 17:25:16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网

“弟子规,圣人训……”这是在童学馆少儿国学班,百名学生齐声共诵传统经典的声音。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以经典教育为主的“少儿国学班”。对于这股“少儿国学热潮”的兴起,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传承民族文化。但也有的家长认为,少儿国学的实用性不强。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少儿国学应当结合实际,以国学经典换之以现代教学方式,深入影响少儿的德行品性,促进孩子素养全方位提升,这是大有益处的,而在所有的少儿国学品牌中,童学馆模式值得借鉴。

童学馆领导人李广斌接受采访时说:“孩子从小一定要学国学,尤其是未来要有大担当的孩子更是要学。越早接触国学越好,胎教就要给孩子听古琴、论语和诗经。针对6-12岁的小学生,则要学习对对联和格律诗词的欣赏和写作,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甚至可以用文言文写写日记。背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道德经》等。”

科学研究表明,经典诵读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为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启动了右脑,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启发了左右脑的功能,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同步运作时,学习能力可以增加2-5倍。

有专家认为,孩子经典朗诵可加强孩子的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而童学馆教育专家则建议,老师应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导孩子一些为人处事道理,以德行教育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学启蒙教育被知识阶层视为“寻根教育”,很多有着高学历及留学经历的父母有意识地把下一代送去国学馆,让孩子们点朱砂,拜孔子,诵经典,唱唐诗,着汉服,操古琴,学书法,听京剧,画花脸,糊风筝,剪窗花……学个不亦乐乎,也玩个不亦乐乎,在这其中,也出现过一些偏差和功利化的误区,鉴于此,童学馆教育专家们给父母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首先,国学教育不是“跟风教育”,不必要求孩子完整地记诵,不必要求他认得每个生僻字,诵读经典就是给予孩子一种美好的语境与语感。在童学馆孩子就能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通过诵读、游戏、体验、角色扮演、量化训练、竞争比赛、动手操作、家庭巩固等,多种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和手段混合使用,还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软件、电脑、液晶电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国学童子功。

其次,不能把国学启蒙“狭义化”,国学启蒙不仅仅是记诵经典,它还包括对孩子德行、品性的培养。在童学馆,更注重孩子的孝亲和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更注重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思想传承。

最后,在孩子幼时,国学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孩子稍大,国学教育才演变成探究性学习,有了孩子个人的兴趣和方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过早地替孩子定方向,反而会泯灭其兴致。国学教育的小环境带来的即时成效,当然可能被大环境中的反向价值观浇灭,但决不能因此就对国学教育的前景失望。因为有种子,才会有春天。

据教育专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让孩子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