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
从追求“偏才怪才”到重“综合素质”
“现在的自主招生完全背离了2003年试点时的初衷! ”近年来,不少高中学校发出了这样的抱怨,认为“自主招生”已经“变了味”,目的从“招收偏才怪才”逐渐改变为“公开抢夺生源”。
2003年时,我国首次尝试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当时教育部门在解释这一改革时,态度很明确,就是“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为此,教育部还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不过,当前各校已经淡化、不再提及甚至否认“偏才、怪才”的概念。今年年初,北大对今年校长推荐并经审核通过的210名学生名单进行公示时公开表示,希望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具备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事实上,近年来从各校的测试试题和面试导向来看,淡化“偏才、怪才”的初衷已是普遍现象,上海多所高校从开始尝试自主招生时,就一直强调考生的“综合素质”,这和“偏才怪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北大只是首次明确表态而已。
但是,即使不提“偏才怪才”,现在不同高校提及的“综合素质”又到底分别是怎样的?到底各自具备哪些指标?是否可以量化?高校至今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甚至并不解释。自主招生改革8年以来,不少高中考生和教师至今还在混沌中猜测和摸索。
【根源】
高校自主权太多还是太少
一位高校招办教师告诉记者,自主招生虽有“自主”二字,但这只是极小范围内的自主,高校招生改革就像是“戴着枷锁跳舞”,必须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有高校曾经设想将自主招生引入二本招生,这也得到了众多高中学校的赞同,他们认为,自主招生的初衷之一就是招收偏才怪才,但他们的分数未必达到政策要求,因此在二本范围内招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目前校方对此“敢想不敢做”,虽然高校出台自主招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这个权利目前还很有限,每年出台相关政策事先都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而教育部对此已有表态,一所高校必须稳妥地实施自主招生政策到一定年限,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有高教专家认为,我国自主招生的变异,就在于没有真正放权(或极少放权)给大学,却造成“自主招生”的假象。这样的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大家不去分析并破除导致自主招生变异的问题,反过来不相信自主招生,进而呼吁还是统一高考、集中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