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清华自主招生联盟昨开考 人民与政府关系进考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21 09:04:32 |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考题

最雷人官话:“为什么不能说‘跟政府作对就是恶’”

今天的笔试将进行4门考试,上午为中英文的“阅读与写作”,其中10点半前为中文部分,10点半到12点考英语内容。下午2点30分至5点30分为数学和自然科学(理科)/人文与社会(文科)。AAA测试在北京共设5个考点,约3700名考生参加。

在6万名参加初试的考生中,有6000名左右报考清华。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介绍,AAA测试重点考查学生在课堂上很少甚至没有出现过的环境和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考查考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AAA测试的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照,不以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但难度会高于高考(微博)。但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难度会有所降低,考试时间也缩短。

在《人文与社会》考试中,其中有一道试题涉及到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让学生阅读材料后,谈谈“为什么不能说‘跟政府作对就是恶’”?

>>反映

“第一次考出了晕车的感觉”

上午笔试结束后,在北交大附中考点的多数考生表情比较轻松,他们认为中英文写作题目不是很难,只是时间稍紧,“紧赶慢赶”才做完。来自101中学的考生小文说,中文作文题目是“谈谈忧患意识”,他曾就该话题写过一篇文章,由于时间紧迫,就直接把之前写作的思路照搬上考卷,只是稍微润色了一下语言。

下午的考试却让许多考生感觉措手不及。一考生走出考场就说:“妈妈什么也别问,我第一次考试考出了晕车的感觉。”原来,下午的数学和自然科学采用的方式是同时发卷,但先收数学的卷子。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个考生,其中有七八个考生都表示,时间太紧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题目都有许多没做完。

尽管许多考生一考完就觉得没戏了,但对笔试题目评价很高。“非常灵活,知识点的覆盖也挺全的,只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们会发挥得更好。”

>>成绩

成绩单包含考生能力分析

AAA测试成绩预计在考后两周左右在AAA测试报名网站公布。

测试成绩公布后,考生拿到手中的不再仅仅是每个科目的测试成绩和总分,而是一份翔实完整的成绩报告单。考生可以通过成绩报告单的分析,了解自己在各科目测试中哪些能力比较擅长,哪些能力比较薄弱,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地加强相关方面能力的提升,如数学科目会包含逻辑思维、运算变形、空间想象、综合创新等4方面的能力考核情况分析。

对于高校而言,可以看到同分的同学所具备的培养潜质和所适应的专业可能是不同的,这样以学生在某个科目或某些能力方面的优异表现作为特定专业的录取依据,也成为可能。

>>行程

今天许多考生赶场“北约”

本场考试之后,部分考生还要参加今天将要进行的“北约”自主招生笔试。尽管连续两天参加考试有些赶场,但多数考生感觉非常值得。

有考生家长称,给孩子报考两个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也是不得已,希望能多一些成功的几率。“自主招生考试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仅能让他们在4月底的一模之前查漏补缺,也有助于让孩子提前通过考试领略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在人才选拔上的特点。即便没有被录取,也可以为之后的高考志愿填报提供借鉴,所以我们都觉得还是挺值得的。”

许多家长也十分忧虑。有家长称,如果这两个联盟的自主招生都没被录取的话,就会选择不报考这些联盟的学校了。“跟获得了自主招生考试好几十加分的学生一起竞争,没什么优势。不过现在自主招生的学校太多了,有七八十所呢,基本涵盖了所有211、985的院校,如果没考上,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好。”

>>相关

清华复试首用多次加档方式

除“AAA测试”作为初试外,考生还要参加各校的复试环节。于涵介绍,今年清华复试将首次采用多次加档的方式。

今年清华在面试中,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包括清华特色测试、综合面试和可以选测的体质测试。其中,综合面试有四种形式,给考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往年,通过自主招生测试的考生可以得到30分的优惠,而今年采用多次加档的方式,比如通过AAA考试,获得一个基本档分数优惠,在面试中,通过多次的展示机会,多次加档,最后的总和为最后的优惠分数。

除了多次加档,今年还将首次引入学科专业评价制度,把招生环节和大学培养环节对接,若干院系可以在此阶段优先选材,考生会在这些学科专业得到超出其他专业的招生优惠。

去年,清华为了方便考生,采取了远程面试的方式。但是今年由于复试环节更多,所以复试阶段全国考生需要来到北京赶考。

本报记者周逸梅 张晓鸽(人民网-京华时报)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