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江岸教育“十一五”和谐发展(组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4 08:54:45 | 文章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Special Report

加强办学“品牌”意识

扩大优质教育服务

本报讯以“和谐教育”享誉全国的江岸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办学特色不断彰显,教育综合实力和水平稳居全市前列。

过去5年,该区如何实现“质量优、特色新、品位高”的总目标?区教育局局长汪新昨日说:“江岸教育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实现了协调、优质发展,这几年政府投入持续增长,学校建设不断拓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围绕“一条主线” 基本实现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间,江岸区教育局坚持以“和谐教育”为主线,着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整体提升了教育水平。

一是学前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学龄前儿童三年受教育率稳定在97%以上。

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小学生年度辍学率为0,初中0.1%以内。“流动花朵”在公办校就读率97%以上,均衡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省市级示范高中在校生比例为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以上,高中毛入学率85%以上。

四是重视职教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职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五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六是通过常规、专项督导等方式,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发展。

七是帮扶资助困难学生,保障“流动花朵”享受教育公平。

八是扩大民族教育规模与档次,承接了“新疆班”建设任务。

九是继续向特殊教育倾斜。

建设“两个共同体” 有力促进均衡发展

“十一五”期间,江岸区教育局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共同体”和“学校间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建设。

局长汪新解释:“‘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共同体’主要体现在决策过程中,不同阶段突出不同主题,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新的促进和提高。‘学校间均衡发展共同体’,在部分初中学校建立。”

区教育局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统筹考虑,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策略,如幼儿园“游戏为主,快乐成长”,小学“落实两基,减负增效”,初中“推进有效教学,有效管理”,高中“面向全体,狠抓中间,确保优面,注重特长”等,各级教育都能为上一级输送合格毕业生。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和市二十一中、武汉六中上智中学和市三十中、七一华源中学和市四十一中负责人分别签署了《江岸区初中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共同体协作意向书》,结成了均衡发展共同体。

实施“三个规程”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十一五”期间,江岸区教育局以《江岸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管理规程》、《江岸区中小学德育管理规程》、《江岸区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管理规程》的实施为抓手,深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基”的理念,增强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两个关注”,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优化教学质量的监控,中高考成绩全市领先;坚持倡导开展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小学“减负增效”与“‘两基’培养”研究、中学“有效教学”研究等;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武汉二中等一批优质学校的育人质量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

完善“四条优质教育链” 有效形成品牌发展

“十一五”期间,江岸区围绕“四条优质教育链”(即解放大道以南以二中、七一中学、鄱阳街小学、珞珈幼儿园为龙头的优质教育链;解放大道以北以六中、解放中学、育才小学、育才二小、竹叶山幼儿园为龙头的优质教育链;黄浦路以下以汉铁高中、汉铁初中、育才小学国际部、珞幼百步亭分园为龙头的优质教育链;后湖新区以六中分校、体育学校、育二分校、实验幼儿园为龙头的优质教育链。)的打造,大规模进行资源重组和布局调整。在撤并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壮大,教育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

增强学生公民素质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本报讯上世纪90年代初,育才中学曾创造了享誉三镇的英语特色教育。但步入新世纪后,由于政策以及生源的变化,英语特色班淡出历史舞台。

怎样把“育才”这一品牌做强?近5年,这所普通的初中与“育才系列”中的其他学校实施共建,“抱团发展”。

校长张明辉昨日介绍:“‘十一五’之前,我校是‘育才系列’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我们一直在苦苦思考并着力解决。”

“育才系列”学校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互补,并为其他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硬件、网络、优秀教师、课改成果等多种资源的共享。

几年来,育才中学在实现不同学段顺利衔接上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从小学到初中,重点研究不同学段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从初中到高中,重点研究不同学段的知识难度和学习方式的衔接。

张明辉说:“通过不同学段的衔接研究,实现了‘育才系列’内学校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平稳过渡,并缩短了学生的不适应期。”

依托“育才系列”品牌建设,该校逐渐发展成为区域优质公平教育品牌,深受社会和学生的欢迎。随着“育才”品牌的延续和扩大,该系列中的其他学校也办出了独特个性。

据了解,江岸区近年不断加强办学“品牌”意识,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系列:除二中、六中等老品牌外,在中心城区改造中,“实验系列”(市实验幼儿园、市实验小学、市实验初中、市实验学校)迸发出新的活力;黄浦路以下尤其是百步亭地区,“汉铁系列”(汉铁小学、汉铁初中、汉铁高中)有效壮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滨江职教系列”中的武汉市财贸学校和中职艺校,已整合为两校多学区办学,并加入汉口职教集团。

本报讯七年级女生李诗琴的妈妈意外骨折,只能躺在床上静养。在母亲养伤的100天里,这个12岁的孩子不仅承担起日常家务,每天还照顾妈妈洗漱、帮她按摩……上学期,这个懂事的女孩和另外9名同学被评为第二届“十大校园孝顺子女”。

解放中学校长胡水生昨日介绍,学校近年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感恩”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

胡水生说:“让孩子学会感恩,不是口头上能教出来的,要让他们感受到身边就有学习的榜样。”

去年,学校开展了以“念亲恩”为主题的感恩敬老活动,请全校学生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长辈感人的真实故事、自制孝心承诺卡等,并开展“十大孝顺子女”评选活动。

在江岸区,一大批中小学坚持以“尊重、和谐、执着、高效”为主题,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立足实际,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通过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等专题活动的开展,不少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彰显,成为江岸教育实现高品位发展的持久动力。

铭新街小学的“三公”教育(即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享誉全国,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该校给“三公”教育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衍生出“新三公”,即讲究社会公德、树立公平意识、增强公民素质,并成为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湖北大学教授靳国平评价:“铭新街小学的‘三公’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符合师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

2006年,武汉市教科院组织小学校本课程文本开发与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该校的“三公”教育校本课程荣获一等奖,2007年又在全国小学校本课程文本评选中获二等奖。

江岸区不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别具特色:育才二小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打造礼仪教育、感恩行动、心理辅导特色活动;90%学生是“流动花朵”的解放小学,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突破口,开展“晨读”和“午练”活动;市三十中长期坚持“人人能成功,个个有潜能”的理念,鼓励学生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武汉二中从2005年起告别假期补课,通过“十大走进”系列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会,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报讯和善的老师,崭新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施,让家住后湖同安花园的程敏喜欢上自己就读的武汉市十三中。而在半年前,她的父母还在考虑是否送她到离家很远的另一所初中。

程敏是该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去年小学毕业后,由于当时后湖没有一所初中,父母不得不想办法花钱为她择校。

程爸爸昨日说,去年8月,他无意中发现离家不远的地方正新建一所学校,前去咨询后,才知道这是异地新建的市十三中,当即决定让孩子就近入学。“女儿在这里上了一学期,感觉老师很负责,环境又好,家里还省了一大笔择校费。”

“十一五”期间,江岸区围绕“四条优质教育链”的打造,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重组和布局调整。截至2009年底,全区小学由过去的67所调整为44所,初中由39所调整为25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均衡,办学效益日渐显现。

据了解,同安花园所在的后湖新区已入住10万多人,未来数年,人口预计达30万到40万人。近年来,江岸区教育局在该地区新建了两所公办幼儿园和一所小学,以满足当地孩子就近入园、入学的需求,但由于没有一所初中,不少小学毕业生只好舍近求远,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读书。

去年,为解决后湖新区“入学难”的问题,江岸区在武汉统建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安花园小区配建了一所初中和一所幼儿园新十三中和同安花园幼儿园。

为提升办学水平,江岸区教育局将原市十三中整体迁入同安花园配建学校。创建于1953年的该校是中南地区唯一的华侨学校,1998年改为单设初中,2005年并入育才高中,2010年恢复独立编制。

该区教育局投入5000多万元建校的新十三中占地32亩,建有1个田径场、2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和一个乒乓球场,计划办学规模30个班,目前完成了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首批七年级学生已进校学习。

今后5年内,后湖新区还将新建1所高中,基本满足当地孩子就近入学需求。

另悉,区教育局已将市二十中从高中学校过于集中的老城区,调整到原二七中学,扩大办学场地和规模;同时在两年内投入近亿元,在百步亭地区新建汉铁高级中学新校。

科学布局学校

满足义务段孩子就近入学

武汉市十三中学给优秀学生颁奖

本报讯一所原本很普通的高中学校,曾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挣扎。经过几年课程改革摸索,不少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育才高中在新课改中成功的经验,备受社会关注。

校长任能祥昨日介绍,2003年,学校确立了“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养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并以学分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他说:“我们已开发出《插花的艺术》等26门校本课程,根据学生需要,还将不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

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发展成为省级示范学校,一批个性张扬的学生脱颖而出:在中国西部旅游形象大使大赛中获得总冠军和主持人特别奖的黄慧琼;在校获全国青少年足球机器人大赛中学组冠军、考入华科大后被誉为“从育才高中走出的智控奇才”的王慧;在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夺冠并获得武汉大学创业工作室奖励的刘亦璇;未考上大学但毕业后直接被省京剧团聘为京剧演员的陆艺君……

2009年,我省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一年多来,江岸区稳步推进高中新课改,在课程开发、学分管理、教师培训、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武汉二中、育才高中已被确定为省市高中课改样本校。

据了解,江岸区是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义务段学校也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加强备课组建设,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切实为学生减负。

鄱阳街小学是全国课改实验基地,10年前,它也是我市第一家小班化实验学校。近年,该校推行“阳光课堂”,注重学生上课时的思维活动。校长罗于平介绍,语文学科组尝试“单元整组主题式教学”,把一个单元6节课的内容精简成5节,老师在课堂上讲“含金量”高的内容,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同时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完成,切实为孩子减负。

该校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都在尝试高效优质的教学,比如美术老师把美术课变成“美的课堂“,引导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等。近3年,该校语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备课组。

该区各初中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

市八十一中采取“学习、实践、反思”的策略,帮助教师领悟新理念;育才中学以《育才新教育导刊》为阵地,组织教师参加学科课改反思;解放中学大力推行校本研修,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台北路学校在部分班级大胆尝试“杜郎口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力推新课程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国优秀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王新老师在上展示课

本报讯在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戴建勇老师的班上,有一群“城市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或离异,或外出打工,或忙于生意,孩子多半与亲戚、老人一同生活。他们在物质上是富足的,但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有效沟通,普遍存在心理偏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让这群孩子融入集体、增强自信?戴建勇昨日介绍,他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开展各种活动。他曾组织了一次“食之有味”的主题班会,为这群特殊学生过集体生日,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一名父亲很早就离开、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女生,进班时性格孤僻,我让她参与班级管理,学会与人沟通。现在她开朗多了,而且成绩稳定,还成了我的小帮手。”

从教20多年,戴老师常常中途接班,和一些特殊孩子打交道,却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去年,他荣获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称号。

江岸区的一些中小学,有不少像戴建勇这样的好老师。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做一个真正让学生心灵成长的班主任。”这是育才小学贺敬老师的教育信念。

贺敬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那些优秀的孩子,她绝不偏爱,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而那些在品学上有缺陷的学生,却会得到她的关心爱护和悉心疏导,使他们也能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贺敬还找到了让学生“快乐读书”的方法,她把作业作为拓展读书的“阵地”,让学生上讲台讲课,不仅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切实为学生减了负。

据了解,江岸区近年坚持科学发展,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水平优、业务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社会知名度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该区通过机构管理、编制管理、人员管理及教师交流突破,精简5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效益;5年来逐年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已有400余名教师参与区内边远薄弱学校、对口农村学校交流,义务段学校教师交流的比例达7%;通过首席班主任工作室、青年教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室、“两个关注”等专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该区拥有在职省特级教师25名、省级骨干教师76名、市学科带头人70余名、市优秀青年教师100余名、区学科带头人800名、区优秀青年教师1000名、市区优秀班主任600人。

一个发展任务: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两个发展主题:落实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三好”发展目标: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老师。

把握四个维度:对接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突出江岸特色,反映人民愿望。

[数字“十二五”规划]

鄱阳街小学的孩子在学校的“跳蚤书市”淘书

育才小学贺敬老师和学生在班级沤肥实验区前

本版撰文:记者黄征通讯员乐钢

本版图片:学校提供

1、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2、区域性德育特色工程;

3、现代质量体系建设工程;

4、“两个关注”发展工程;

5、学生个性发展工程;

6、教育人才建设工程;

7、校园现代化推进工程。

实施七项工程:

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戴建勇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