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教育

竞争式的职业化美育——五代两宋的画院教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21 22:11:05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文/李永林

五代两宋期间,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并在北宋徽宗时达到其全盛时期。各朝画院制度或有所区别,大体相袭相类。

画院不是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但画院学生的设置说明画院兼有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机制。翰林图画院为内廷供奉机构,与专门的绘画学校国子监画学性质不同,但画院在五代两宋延续200余年,究其实际,亦兼具教育之功,北宋后期更与画学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的历史上,翰林图画院的重要作用,并不因为其与画学性质的区别而受到影响。

咸平元年定画院待诏三人,艺学六人,祗候四人,学生四十人为额。《图画见闻志》卷四称赵干“事江南为画院学生”,《圣朝名画评》卷二称赵光辅“太宗朝为图画院学生”,画院“学生”固与国子监学校“学生”(生员)不同。由待诏、艺学、祗候、学生的等次以及名额上的悬殊来看,画院学生应为资历较浅的后辈,虽不一定有教习课业的学制,却有恭敬求教于前辈待诏等人的义务,比若民间作坊中的小工徒弟之于师傅工长。《画继》卷十杂说论近云:“又画院听诸生习学”,反映了画院学生习艺学艺的情况。神宗熙宁二年的一份史料甚能说明画院中学生与待诏、艺学、祗候的关系以及画院的美术教育机制。

即自太祖置图画院以来至熙宁二年约100年时间里,画院内虽有等级,但没有“递迁”的制度,只以资次挨排。论资排辈固然亦有尊卑上下的道理,但在祗候杜用德等人看来则为不论艺业高低,无以激劝,故提出划分等次并制订递迁制度的建议。后获准施行。其二,画院学生自熙宁二年以后分为三等,第一、二等各十人,第三等二十人,由待诏等院中高级画师按一定拣试规矩,对学生的艺业进行考核,编类等第。其三,祗候有阙,则于学生等第内拣试艺业高低,进呈取旨,补其阙。艺学、待诏有阙,并依此例由低一级职称人中择拣拨填,补其阙。由此,建立了画院内部以艺业高低编类等第并晋级的“激劝”制度,促进了画院内努力修习绘画技艺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画院的美术教育机制。

综观五代两宋画院画家,各朝并多高手。后蜀如黄筌,南唐如顾闳中、周文矩、王齐翰、卫贤,宋太祖朝如黄居、赵光辅,太宗朝燕文贵、高文进,真宗朝高克明,仁宗朝陈用志,神宗朝崔白、郭熙,徽宗朝张择端、王希孟,南宋高宗朝李唐、萧照,孝宗朝苏汉臣,光宗朝刘松年,宁宗朝李迪、夏圭、梁楷,理宗朝李蒿、马远,都是著名画家,并多有画迹传世。其中或以艺高名重而入画院为待诏如黄筌、黄居、周文矩、李唐、萧照等,或初入画院时止为学生、祗候如赵光辅、高文进、陈用志、王希孟、刘松年等,他们作为画院画家的历史,都反映出画院内教学相长教育机制的重要意义。

由于内廷供奉的实际要求,画院画家的配置在专长门类上亦较全面,如太宗朝燕文贵之山水、高文进之佛道人物、高怀宝之花鸟草虫、牟谷之写真、李雄之鬼神、蔡润之船水,皆为一时之胜,对于不同门类、题材、样式的传承和教育有重要作用。画院其内廷供奉的机构性质,决定了画院绘画美术教育机制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形式,它没有明确的教学制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考试等),教和学都没有责任要求。其教育机制主要是通过图壁画屏、勾绢染素这些属内廷供奉的绘事工作来完成,这些绘事工作,往往需要合作的方式,不仅有画院内待诏、艺学、祗候、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有与画院外民间画师、工匠的合作,所谓“外有合要画造人数,今下三司抽差画行百姓,同共画造了当。”既有合作则必然存在相互影响,一旦注入编类等第、拣试艺业高低以补阙晋级的制度,这种合作关系即自然形成以提高技艺为要求的教育机制。就内廷供奉绘事的性质而言,画院教育在本质上实与百工作坊、画塑行会的美术教育形式相类,俱属职业化美术教育性质。其中竞争机制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固然由于竞争的关系,同等级、同门类的画家之间或有保守法诀的私念,但总体上并不妨碍交流、传授的教育进步。

从枝节上另有数端可述,如《画继》卷十杂说论近云:“图画院四方召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此记宋代画院事,可知画院有公开招考的入院形式,对于民间美术教育有促动作用。又,父子、兄弟皆入画院供奉者亦多有,如后蜀黄筌、黄居宝、黄居,蒲师训、蒲延昌,阮知诲、阮惟德,北宋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高怀贵,崔白、崔悫,南宋苏汉臣、苏晋卿、苏焯、苏坚,李从训、李珏,马贲、马兴祖、马世荣、马公显、马逵、马远,李迪、李德茂,由此形成画院内部的家法师门,构成画院绘画教育内容之一。

五代两宋画院兴盛,有基本一致的绘画艺术趣味,并在特殊的画院教育体制之下,形成了“院体”画风。《图画见闻志》卷四花鸟门李吉条云:“尝为图画院艺学,工画花竹翎毛,学黄氏为有功,后来院体,未有继者。”可知北宋熙宁以前已有“院体”名称,大约以黄筌父子为宗法,钩勒填彩,旨趣浓艳。徽宗时代,画院画学随其左右,尚精妙生动画风,巧丽雅致。《画继》有“宣和体”之称,即指徽宗时尚画风:“李诞,河间人,多画丛竹,笋箨鞭节,色色毕具,宣和体也。”(《画继》卷六)降及南宋画院,李唐之雄峻,刘松年之精妍,马远之峭拔,夏圭之简远,形成南宋院体山水画风,又为一变。然无论北宋“院体”、“宣和体”抑或南宋“院体”山水,皆不离精、工二字,既反映皇室文化要求和趣旨,亦为设院置学、授画习艺之必然,究竟与文人绘画教育有所区别。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美术教育之殇(图)
· 关注内涵 探索中国特色美术教育之路
· 为师·为学·为艺——专家共商高师美术教育良策
· 从图书出版看美术教育的冷热面
· 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徐悲鸿与林风眠的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中国百年美术教育的先驱——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