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专稿] “原爆”1981西安现代艺术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5-28 10:57:0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石:展览的全称叫什么?

  傅:全称好象就叫“老中青美术作品展”,里边有一些类别。我只记得青年人这一部分叫“生生画展”。“生生画展”当时陈云岗给写了个序,后来我有几件版画作品和别人的作品参加了,还有燕心也有几件作品参加了。

  石:81年的现代艺术展没有按期展完吧?当时有没有部门去找你们这些参加的人问情况或其它?

  傅:是作为官方还是什么同行?

  石:是作为官方。

  傅:官方当时去学校是展览还没展完就已经有公安局去学校问情况,然后展览完了就开始做大面积的调查,所以学校当时对学生还起了一定保护作用,态度也很明朗。这些学生在进行艺术探索。

  石:有没有直接找你问情况?

  傅:当时好像是樊老师叫我到系上去大概把这情况问了一下,因为公安局到那去了解情况,谈一谈搞这些活动的最初动机。展览后时间不长,除了公安局来了解的学生以外,展览完了大家也就完了,就象一个运动员冲刺一样,当他把一个一百米跑完之后你说再让他去跑步那就不可能了。他需要大口喘息或者是休息,都在那个缓冲的阶段。

  石:这些事都发生在什么时间?

  傅:还是81年吧。大概是4、5月份。

  这些作品当时我们画画的时候有些同学转着看,当时我们有这种设想包括国画系的莫恭义,张宝洲,他们也都有作品参加,他们也都有作品参加,幕雄义,张宝洲有一两张吧。哎,张宝琦、张宝琦不是张宝洲,现在在美国。

  石:张宝琦是国画系的?

  傅:美院还有个小张宝奇,美院后来还有个小傅强现在在深圳,也是装饰班的。

  石:小张亮宝奇是拍电影的那个。

  傅:对。

  石:那个我见过。

  傅:大张宝奇,现在在美国。

  石:大张宝奇现在也在美国。这里边出国的人还不少?

  傅:出国的,莫恭义不知道在那儿。孔长安、张宝奇-------

  石:张雨芳在香港?

  傅:张雨芳现在在深圳搞房地产,搞的还不错,我上个月去还见了他,设想挺多的。就象你刚才说的。这一代人有一定的经历,从事绘画这个专业上和个人的行为在社会上去做一些类似的作用都还没有间断,虽然没有集中起来再搞上一次第二届班代艺术展,但是把这种持续下来都转换成为另外一种行为,社会也需要你去这样做,再一个相对慢慢都成熟了也冷静了。

  石:是不是现在对艺术的感觉就不象以前感觉上那么样的重要?

  傅:我认为人会另外走过那么一个过程吧,那个初级段我个人认为是原始冲动的阶段,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年轻也没有什么社会负担,也没有什么家庭责任,就是学生,有一点吃有一点喝就一心一意学习去探索,接受一些新的东西。再一个现在相对成熟了,作为一个时代,那个时期那样一批人,那么一次活动,它过去就过去了,美术史上会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包括近的就象长安画派,它都是在那样的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那一批特定的人搞出来的东西,象长安画派是后来作为理论家给树了这么样一个名字,起码说你有这样一个标签大家就能认识你是个干啥的。但咱们那会在探索中,在一个就是西安市当时那种状态,咱直接就把旗杆给举起来,就叫个现代艺术而且是西安也没有这样的活动所以就叫了个“首届”,其实“首届”下来肯定会有“二届”,那阵大家心劲还是比较大的。后来曾经我们几个人还有这种想法。

  石:后来没有实施。

  傅:没有。因为现在你要去又走向社会经历了这么多年,虽然搞创作呀包括搞一些美术作品这些心都还没死,但是你现在要弄的东西就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艺术风格非常明确的主张,就不象那个时期,还处在吸收探索尝试,不象那个阶段谨从形式上打动人的视觉,现在在花稍的东西人们都司空见惯了。就说你今天再把这个首届现代艺术拿出来,就那种面貌就有很多人笑,咱也觉得可笑,那个时代已经过了。

  以上是傅强所识的展览的情况,这些内容根据说话录音带第一盘A面及B面1/3分两面三次整理..

第一次为2002.4.27中午整理至7中间

第二次为2002.5.1中午至14

2002.5.下午5:30于东郑关寓中雨天

艺术、艺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果言传,岂叫艺术

--------观众

看不懂的艺术能叫艺术吗?呸!

你们说的都有理,本县心中有主意

看不懂艺术的人,能叫“人”吗?呸?

---------一老工人

请不要骂人,大多数都看不懂,这是在辱骂多数人,同时也表现了你不懂文明!

--------一不平者

不应该骂人,同时也不应该骂艺术因为这是作者的心血,只有这样才叫公平,才叫懂的文明!

------------一不平者

向这些年轻作者们致敬!伟大、光荣、幸运属于你们,这些永远不知疲倦的探索者和追求者们!!!

-----------一力不从心的老者

这是林中的一枝响箭!这是阿鼻地狱中的一线光亮!这是心心相印人们中一点从宙斯那里偷来的天火!展览,现代艺术的展览,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西安青年对古老中国的文艺的一大贡献,你们这些无名氏们,将会载入中国艺术史册,因为历史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管他是无名还是有名!!

--------------外地一群众

备注

这叫什么艺术,这叫糟蹋,糟蹋了艺术,糟蹋了=========糟蹋了====

-------------一解放军战士

你们办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叫人看,那就请一位同志来讲解,不然就是存心不让人看懂。

-------------多数人

注意---------

请办展览的同志注意不要上这个当。看不懂就让他看不懂去。因为听不懂贝多芬交响乐,就是这个“多数”,任何一件展品,是作者 心血的结晶,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再有人去解释,不但画蛇添足,还==起反作用。

再说,这些作品只能让人去体验,去感受,去意会,怎么能用语言解说呢?

------------交大一学生

竟有这样的展览中国就坏在你们手里了!!!

-------------西钢一干部

艺术贵在创新,可敬佩!

群众

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我是一个私生子,过去与将来的儿子,足踏向未来,无力的脚,无力的手,空虚而又努力填满的头。献给作者,也描绘着我自己。

------------西交大学生

俄阀之意

=====之本馆办“美”之艺术之览,多有时代之风味观众叹谓者云

一日:木利《波》(张光荣)

绘之天地之说,

画之美女之思。

艺之杰人之作,

术之宇宙期间。

作者思意之深,博闻之广,了然如仅例,术====之冠作也。

二日:梦(程禾)水粉

肤白地记于关,

广思意。梦女似嫦娥;

可叹梦然其瑶,

不能近。

醒来南柯一行,

悔不反。

========慎之有为。

引人颔。

真、善、美、思、回味具全应当==作。

留守省无线电爱好者,一人(对艺术纸画略有识者)

一、 艺术家开艺术的玩笑,

艺术开观众的玩笑,

观众只有开自己的玩笑;

二、 借问艺术家们是否愿保存自己的作品?

省==校一学员

八一、三、九

非艺术给你开玩笑,而是你自己太可笑,一个党校的学生,竟然不懂艺术,可笑!!

——工人

看了《现代艺术展》却给我们不好的艺术美的享受。

任那朽臭的俗子===般地咆哮

任那庸俗的市侩们冷讽热嘲,你依然是那样的骄傲嘴角上带着凛凛的冷笑

----------你们的知音

01.3.9

时间:2002.3.8

地点:西安南门酒吧

被访人:高三名(1981年“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 ”发起人、参展人、现居西安。)

更生川( )

芦苇( 参与者 )

采访人:石头、老苏、路平

石:川兄,当年展览的事情我想了解一些。我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西安现代艺术状况知道的非常少,而在这一方面的资料又很缺乏。

更生:我记不太清楚了。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有20年了。

芦:这事是个事。因为你是组织者,好多诗也是你写的。前卫艺术运动在西安这算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相当早,这些都已成为文史资料了,你好好想想。

更生:我们就天马行空的谈一下,不要太具体。

石:我想参与展览的人谈谈当时的情形,也许会拼合出一套较完整的残相。

苏:81年的时候我正准备考大学,当时的展览我连着看了三天。我记的那时西安的三月份不象现在这么热,天下着小雨,感觉还有点冷。但展厅里由于人太多显得非常热,还臭哄哄的。室内的人很多窗户都被挡住了,很黑,只有几盏日光灯照亮。看展览的有各种人,工人、学生、军人,有的大学生在抄诗。门口是李小明跟人辩论,李小明眼睛红红的,像是好几天没睡觉。西安少见的有那么多人看展览。

更生:有五、六万人。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部分文化人或者说“准文化人”从各种不同的渠道,看到听到和见到了一些东西,我当时觉得有些年轻人想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把自己的有些观念,自己对艺术的解悟通过物质化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展览的前期可能还有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所谓的地下文学活动,一些活跃的绘画、文学团体。

芦:它是象今天我们称作的小沙龙,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交流,志同道合的人或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的“小圈子”。

更生:组合都是很随意的。

芦:它是从“四人帮”时代的文革后期一直到很漫长的十年时间,从事艺术和热爱艺术的人都有一个小圈子。

川曾经动员我也参加进来,我觉得我画的东西都不现代,因为我当时学的是写实。但是展览我去了好多回。

石:你觉得那些作品怎么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孙寿岭作品展
· [专稿] 易国栋油画作品展
· [专稿] 佳士得夜间拍卖创佳绩
· [专稿] 深圳22艺术区项目交易签约会
· [专稿] 2008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高峰论坛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